Show/Hide Right Push Menu
Go to Content Area
Your browsw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but you can still view the content. For the bes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page, install JavaScript.
Your browser does't support javascript and hence cannot open the print window spontaneously. Please click ctrl+P to open it or choose "print" from the tools list.
:::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CCU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CCU
HOME
NCCU
SITEMAP
正體中文
Font
L
M
S
Keyword
Search
News
Announcement
Introduction
About us
Full-time Teacher
Part-time Teacher
Retired Teacher
Staff
Main Operation
Admission
Achievements
Promgram
Scholarship
Information
Honor
Web Resource
Gallery
Full-time Teacher
Home
/
Introduction
/
Full-time Teacher
:::
:::
Full-time Teacher
TUNG-LIANG LIAO
Professor
Title
Professor
Ext.
88027
E-mail
liao@nccu.edu.tw
Classification
Distinguished
Research expertise
Ch’u Ts’u (Songs of Ch’u)、Selected Readings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Theories
Publications
Journal Papers
廖棟樑*, 2024.06, '書寫自我──論〈離騷〉的自稱代詞, ' 輔仁中文學報, No.第五十八期, pp.1-44.(THCI Core)(*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21.12, '評蔡英俊,《游觀、想像與走向山水之路:自然審美感受史的考察》, ' 漢學研究, Vol.第三十九卷, No.第四期, pp.229-240.(*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20.01, '「文如其人」、「風格即人」與李長之的「傳記批評」, ' 人文中國學報, No.29, pp.189-231.(THCI, THCI Core)(*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錢瑋東*, 2018.12, '走內線的路----梁宗岱的體驗批評, ' 政大中文學報, No.第三十期, pp.95-128.(THCI Core)(*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7.12, '可發聲性與可體現性--評鄭毓瑜《姿與言--詩國革命新論》, '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 No.第二期, pp.218-226.(*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7.12, '〈哀歌:論九章的情感書寫〉, ' 彰化師大國文學誌, No.35, pp.1-29.(*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7.11, '作意幻設--蔣驥《山帶閣注楚辭》對屈辭「藝術性」的認識, '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Vol.57, No.6, pp.142-152.(CSSCI)(*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7.04, '審美之維:王靜芝先生《詩經通釋》「比興說」衍義, ' 輔仁國文學報, No.第四十四期, pp.67-120.(THCI)(*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6.05, '〈抒情主義與現代《楚辭》研究——梁啟超、梁宗岱與李長之〉, ' 《人文中國學報》, No.22, pp.125-170.(*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5.11, '〈抒情詩人——論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的傳記批評〉, ' 中國學術年刊, No.第38期秋季號, pp.出版中.(*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5.04, '〈屈原圖:歷代屈原像所見圖文結合模式初探〉, ' 《輔仁國文學報》, No.42, pp.1-28.(*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4.12, '〈體物傳神:王夢鷗論中國藝術之抽象觀念化〉, ' 《政大中文學報》, No.22, pp.101-130.(THCI Core)(*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3.12, '〈「抒情傳統再反思」座談會主講發言稿〉, ' 《中正漢學研究》, No.22, pp.411-444.(THCI Core)(*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3.03,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書評〉,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No.42, pp.249-255.(THCI Core)(*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1.12, '〈意境——王夢鷗先生的語言美學〉, ' 《淡江中文學報》, No.25, pp.69-110.(THCI Core)(*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0.06, '招魂曲:《楚辭》注釋的抒情向度, ' 勵耘學刊, Vol.2010.1, No.11, pp.209-240.(*為通訊作者)
Ref.
廖棟樑*, 2010.06, '〈復古中的發展:談摯虞《文章流別論》〉, ' The Journal of Foreign Studies (Korea), Vol.14, No.1, pp.453-490.(*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0.01, '〈招魂曲:《楚辭》注釋的抒情向度〉, ' 《勵耘學刊》, No.11, pp.209-240.(*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09.05, '〈離詞、辯言與聞道——論戴震《屈原賦注》〉, ' 〈離詞、辯言與聞道——論戴震《屈原賦注》〉, No.28.(*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07.12, '「文」的譜系:論晚明清初學者對屈辭藝術性的認識, ' 淡江中文學報, No.17, pp.121-194.
Ref.
廖棟樑, 2007.06, '論屈原「發憤以抒情」說及其歷史發展, ' 輔仁國文學報,.
Ref.
廖棟樑*, 2005, '〈《離騷》者,〈小弁〉之怨──關於屈辭之「怨」的一種解讀〉, ' 《東華漢學》, No.3, pp.51-87.(*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04, '寓情草木:〈離騷〉香草論及其所衍生的比興批評, ' 李毓善教授任教輔大四十週年志慶論文集, pp.321-354.(*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02, '歐穆亞:論王國維的《楚辭》研究, ' 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 No.29, pp.71-93.
廖棟樑*, 2002, '理解的歷史性──朱熹論揚雄, ' 輔仁國文學報, No.18, pp.163-202.(*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01, '漢魏六朝文學研究概說, ' 《五十年來的中國文學研究(1950-2000)》, pp.109-177.
廖棟樑, 2001, '詩與超越:試論王維及其詩, ' 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 No.28, pp.1-28.
廖棟樑*, 2000, '主體間的等值:論知音, ' 輔仁國文學報, Vol.16.(*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00, '古代〈離騷〉「求女」喻義詮釋多義現象的解讀, ' 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 No.27, pp.1-26.(*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98, '從怪妄到寓言:論汪瑗《楚辭集解》在《楚辭》學史的意義, ' 輔仁國文學報, No.14, pp.59-91.
廖棟樑, 1998, '痛飲酒、熟讀〈離騷〉──簡論六朝士人對屈原的讀解,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8, No.4, pp.67-78.
廖棟樑*, 1997, '對話批評:論漢代擬騷作品在楚辭學的意義, ' 輔仁國文學報, No.13, pp.67-96.(*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96, '屈原﹑莊子並稱說, ' 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 No.25.
廖棟樑*, 1996, '古代《楚辭》文化研究小史──以南北文化論爭為主據, ' 王夢鷗教授九秩壽慶論文集, pp.303-338.(*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94, '試論孟棨《本事詩》, ' 中外文學, Vol.23, No.4.
廖棟樑, 1993, '《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類序》對文學批評的認識, ' 輔仁國文學報, No.9.
廖棟樑*, 1992, '滋味:以味論詩說, ' 中國文學批評, No.1, pp.95-125.(*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92, '葉燮《原詩》的批評論研究, ' 輔仁國文學報, No.8, pp.237-273.(*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91, '元好問研究論著集目, ' 元好問研究資料彙編, No.?U¥U, pp.1523-1552.(*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91, '滋味:以味論詩說初探, ' 輔仁國文學報, No.7, pp.161-190.(*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90, '葉維廉研究書目文獻, ' 中外文學, Vol.19, No.4.(*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89, '試論司空圖《詩品》的意象批評, ' 輔仁國文學報, Vol.5.(*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88, '六朝詩評中的意象批評舉例, ' 輔仁國文學報, Vol.4.(*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86, '漢末魏晉的人物評鑑中的形象批評, ' 王靜芝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 pp.787-806.(*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84, '六朝詩評中的形象批評, ' 文學評論, Vol.8, pp.19-100.(*為通訊作者)
Conference Papers
廖棟樑*, 2023.04, '詩與言:古典詩歌的「實際批評」(1920年代-1940年代), ' 含芳吐露: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六十週年慶專題演講系列,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21.12, '繼起的意象:從王夢鷗釋「興」說開去, ' 感受、類推與寄託-『興』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科技部人文司文學一學門、國立清華大學文論研究中心.(*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錢瑋東, 2021.10, '闡釋與建構 ──古典文學研究的回顧, ' 深耕茁壯--臺灣漢學四十回顧展望, 漢學研究中心, pp.131-168.(*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20.11, '圖式與轉譯:〈九歌圖〉研究, ' 2020跨類與出位:中國文學批評工作坊,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文學系.(*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20.11, '引類譬喻:等值通性與延續關係──談〈離騷〉的芳草喻, ' 「形象思維與知識建構」學術工作坊,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9.05, '假象與假感:王夢鷗「意境」論對哈特曼學說的接受與創化, ' 「華人美學感受性研究在臺灣」學術研討會, 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9.05, '中西對接:以「文如其人」、「風格即人」為例(1920~1949), ' 「文心千古事,道言尋常理」學術研討會, 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9.03, '「文如其人」、「風格即人」與李長之的「傳記批評」, ' 「抒情與時代:中國文學批評觀念的傳承與發展」國際工作坊, 香港浸會大學.(*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8.08, '書評:蔡英俊《游觀、想像與走向山水之路--自然審美感受史的考察》, ' 「華人文學感受性研究議題發想」工作坊, 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8, '游觀、想像與走向山水之路--評蔡英俊《自然審美感受史的考察》, ' 華人文學之美學感受性研究發想, 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8, '詩人肇出--屈原主體意識的建構, ' 「以新文獻的發現展開東亞文化多視角 的研究與國際研究據點的構築」座談, 政治大學、九州大學.(*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8, '《楚辭》研究, ' 東山之會、國立政治大學 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 共催中國文學座談會, 政治大學、日本東山之會.(*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7.06, '走內線的路--梁宗岱的體驗批評, ' 文學閱讀的觀念與方法:中國文學批評工作坊, 國立臺灣政治大學.(*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7.05, '哀歌:論〈九章〉的情感書寫, ' 第26屆詩學會議─「楚辭學」學術研討會暨台灣端午文化論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7.01, '抒情自我--論〈離騷〉的自稱代詞, ' 第十五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淡江大學.(*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6.06, '審美之維:王靜芝先生《詩經通釋》「比興說」衍義, ' 王靜芝教授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6.02, '《新青年》百年紀念對談:意象、語序與宇宙意識, ' 百年論學:中國古典文藝思潮言讀會, 百年論學委員會.(*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6.01, '抒情與造藝:屈原辭有意味的形式, ' 抒情與詩藝:中國文學批評研討會,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5.12, '虛飾、情節化、在場感與敘事倫理, ' 中國敘事學國際研討會:歷史敘事詩文,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財團法人自強工業科學基金會.(*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5.11, '抒情詩人——論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的傳記批評, ' 「2015第4屆敘事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4.04, '〈繼起的意象:王夢鷗對「興」的解讀〉, ' 「『文學批評與語文學』工作坊」, 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2.12, '引譬連類與人文傳統——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導讀, ' 「民國風雅:現代中國的古典詩學與文人傳統」學術研習營論文集,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復旦大學中國文學系, pp.366-369.(*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2.06,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王夢鷗先生對「文學」的演繹, ' 文學與語言:中國文學批評研究工作坊,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1.05, '意境——王夢鷗先生的語言美學, ' 第12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淡江大學.(*為通訊作者)
Ref.
廖棟樑*, 2010.11, '圖譜與文學批評:論「《楚辭》學史」研究視野中的圖像——以屈原像為例, ' 文化視野下的文學批評國際學術研討會.(*為通訊作者)
Ref.
廖棟樑*, 2010.07, '〈復古中的發展:談摯虞《文章流別論》〉, ' 第六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pp.97-146.(*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08.05, '檮杌說:楚辭的歷史學, ' 兩岸韻文學學術研討會.
Ref.
廖棟樑, 2008.03, '論詩詩:王逸《楚辭章句》的韻體釋文, ' 第六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政治大學中文系, pp.93-120.
Ref.
廖棟樑, 2007.06, '稽其道里:蔣驥《山帶閣注楚辭》的地理論述, ' 國科會中文學門90-94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 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
Ref.
廖棟樑, 2007.05, '「文」的譜系:論晚明清初學者對屈辭藝術性的認識, ' 淡江學報, 淡江大學中文系.
Ref.
廖棟樑*, 2005, '〈離騷〉者,〈小弁〉之怨──關於屈辭之「怨」的一種解讀, ' 輔仁大學中文系教師研討會, pp.1-19.(*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05, '〈忠誠之情,懷不能已──論班固的屈原觀〉, ' 《王靜芝教授九十冥誔紀念學術研討會》,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 pp.245-268.
廖棟樑*, 2005, '〈向死而生──論屈原的死亡與不朽〉, ' 《第四屆先秦兩漢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下求索──《楚辭》的文學藝術與文化觀照》論文集,並收入《先秦兩漢學術》,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 pp.119-140.(*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04, '建構與定型:論儒家文化視野中屈原研究的詮釋策略, ' 東華大學中文系編:《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主辦, pp.103-144.
Ref.
廖棟樑*, 2004, '知人論世:論蔣驥《山帶閣注楚辭》, ' 第二屆文本與實在-人文學中的詮釋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 香港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主辦, pp.1-37.(*為通訊作者)
Ref.
廖棟樑*, 2003, '論屈原「發憤以抒情」說及其歷史發展, ' 2003年東亞漢學國際會議, 日本九州大分藝術文化短期大學主辦, pp.1-26.(*為通訊作者)
Ref.
廖棟樑, 2001, '靈均餘影:論朱熹《楚辭後語》, ' 收入香港大學中文系叢書甲種:《宋代文學與文化研究》.
Ref.
廖棟樑*, 2000, '以外化內:論王維的《楚辭》研究, ' 香港明清國際學術研討會, pp.1-46.(*為通訊作者)
Ref.
廖棟樑*, 1997, '古代<離騷>「求女」喻義詮釋多義現象的解讀, ' 第一屆中國古典文學(國際)研討會, 先秦至南宋,清華大學中語系主辦, pp.1-18.(*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96, '接受美學與《楚辭》學史研究, ' 國文學史暨文學批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pp.67-86.(*為通訊作者)
Ref.
廖棟樑*, 1995, '雙重旋律:論揚雄<反離騷>, ' 兩漢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pp.359-393.(*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93, '試論<洛神賦>的詮釋──以接受理論為觀點, ' 訓詁論叢, pp.291-316.(*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91, '中國文學批評史中的元好問, ' 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pp.279-806.(*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90, '詩與超越:試論王維及其詩, ' 第二屆國際宗教與文學會議.
廖棟樑*, 1986, '論鍾嶸的形象批評, ' 古典文學第八集.(*為通訊作者)
Book Edited
廖棟樑*;曾守正, 2023.12, '生命、語言與形式:美學感受性研究在臺灣, ' 政大出版社.(*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0.04, '《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 ' 里仁書局.(*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08.09, '《倫理˙歷史˙藝術:古代楚辭學的建構》, ' 里仁書局.(*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97, '古代楚辭學史論,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97, '人文風景的鐫刻者──葉維廉作品評論集, ' 文史哲出版社.
廖棟樑*, 1986, '《詩品》, ' 金楓出版公司.(*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1983, '六朝詩評中的形象批評,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為通訊作者)
Book Chapters
廖棟樑*, 2023.12, '假象與假感:王夢鷗「意境」論對哈特曼學說的接受與創化, ' 生命、語言與形式:美學感受性研究在臺灣, 政大出版社, pp.167-202.(*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錢瑋東, 2021.09, '闡釋與建構--古典文學研究的回顧, ' 深耕茁壯--臺灣漢學四十年回顧展望, 漢學研究中心, pp.131-168.(*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0.07, '〈復古中的發展:談摯虞《文章流別論》〉, ' 《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六輯)》, 里仁書局, pp.頁97-146.(*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07.06, '稽其道里:蔣驥《山帶閣注楚辭》的地理論述, ' 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一),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Ref.
廖棟樑, 2004.09, '寓情草木:〈離騷〉香草論及其所衍生的比興批評, ' 李毓善教授任教輔大四十週年志慶論文集, 輔仁大學中文系.
廖棟樑*;王金凌, 1991, '無盡的迴旋:讀者取向的批評( Whirl Without End:Audience-Oriented Criticism),與王金凌合譯,當代文學理論(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Edited By G. Douglas Atkins &Laura Morrow), ' 合森出版公司.(*為通訊作者)
Others
廖棟樑*, 2020.10, '詩史與神韻:臺灣古典文論觀念史研究(1949年~迄今), '.(*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20.06, '臺灣中文學會主辦「新書精讀計畫」之三十:《明代復古派杜詩學研究》主持及特約討論人, '.(*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20.06, '臺灣中國古典文論觀念史研究(1949年~迄今), '.(*為通訊作者)
廖棟樑*, 2016.01, '路漫漫其脩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談我的《楚辭》研究兼及所開設幾門研究課程, '.(*為通訊作者)
NSTC Projects Overview
Year
Project Name
Participator
Job
Period
Subsidized / Entrusted organization
93
不朽:中國古代的文學價值論
廖棟樑
Principal Investigator
2004-08~2005-07
輔仁大學
Year
Project Name
Participator
Job
Period
Subsidized / Entrusted organization
92
知人論世:論蔣驥《山帶閣注楚辭》
廖棟樑
Principal Investigator
2003-08~2004-07
輔仁大學
Year
Project Name
Participator
Job
Period
Subsidized / Entrusted organization
91
寓學術的追索和時代的批判於其中:論朱熹《楚辭集注》
廖棟樑
Principal Investigator
2002-08~2003-07
輔仁大學
Outside School
Year of award
Name of award
Awarding unit
95
輔仁大學優良教學教師
輔仁大學
Year of award
Name of award
Awarding unit
89
國科會甲種研究獎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Year of award
Name of award
Awarding unit
87
國科會甲種研究獎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Year of award
Name of award
Awarding unit
86
國科會甲種研究獎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Year of award
Name of award
Awarding unit
85
研究獎勵一般獎(乙種)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Year of award
Name of award
Awarding unit
84
研究獎勵一般獎(乙種)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Year of award
Name of award
Awarding unit
83
研究獎勵一般獎(乙種)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Year of award
Name of award
Awarding unit
82
研究獎勵一般獎(乙種)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Year of award
Name of award
Awarding unit
81
研究獎勵一般獎(乙種)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Year of award
Name of award
Awarding unit
80
研究獎勵一般獎(乙種)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Year of award
Name of award
Awarding unit
79
研究獎勵一般獎(乙種)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Education
Nation/University
Department
Education
TWN/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Chinese Literature
Ph.D.
Nation/University
Department
Education
TWN/
M.S.
Nation/University
Department
Education
TWN/
B.S.
Experience
Current Position
Title
Department/Division
Job Position
Date
教授
中國文學系
2009-02 ~ 2025-02
Title
Department/Division
Job Position
Date
副教授
中國文學系
2005-08 ~ 2009-02
Part-time Position
Title
Department/Division
Job Position
Date
總編輯
政大出版社
2024-08 ~ 2025-01
Title
Department/Division
Job Position
Date
總編輯
政大出版社
2023-08 ~ 2024-07
Title
Department/Division
Job Position
Date
總編輯
政大出版社
2022-08 ~ 2023-07
Work Experience
Institution
Title
Department/Division
Job Position
Date
北市大語文學報
編輯委員
編輯等相關事務
2018-08 ~
Institution
Title
Department/Division
Job Position
Date
政大中文學報
Chief Editor
主編
2016-08 ~ 2018-07
Institution
Title
Department/Division
Job Position
Date
輔仁國文學報
編輯委員
編輯等相關事務
2016-08 ~ 2018-07
Institution
Title
Department/Division
Job Position
Date
里仁書局
編輯委員
學術出版社
審稿及推薦審稿委員
2016-08 ~
Institution
Title
Department/Division
Job Position
Date
臺大文史哲學報
編輯委員
編輯相關事務
2014-08 ~ 2017-07
Back
Home
News
Announcement
Introduction
About us
Introduction
Facilities
Location & Map
Contact
Full-time Teacher
Part-time Teacher
Retired Teacher
Staff
Main Operation
Admission
Achievements
Promgram
Scholarship
Information
Honor
Web Resource
Gallery
HOME
NCCU
SITEMAP
正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