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 崔末順 |
---|---|
直撥電話 |   |
校內分機 | 62492 |
個人網站 |   |
MSN |   |
類別 | 專任 |
---|---|
職稱 | 副教授 |
研究專長 | 台灣文學、日據時期小說、韓國現代文學 |
個人著作
- 期刊論文
- 崔末順*, 2018.12, '1950年代台灣文藝雜誌的「五四」詮釋, '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 Vol.第四輯, pp.185-209.(*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8.06, '種族誌與戰爭動員-日據末戰爭時期接境地台灣媒體的南方論述, ' 中央史論, Vol.47輯, pp.271-298.(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8.06, '台灣二二八抗爭與相關小說的歷史化樣貌, ' 濟州作家, No.61, pp.71-96.(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7.12, '1930年代台灣文壇的鄕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的焦點與成果, ' 中國學論叢, Vol.58輯, pp.01-30.(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7.11, '亞洲基金會(The Asia Foundation)和冷戰時期台灣文學的傾向, ' 韓國學硏究, Vol.47輯, pp.159-194.(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7.09, 'A War at Heart: War Memory and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aiwan and Korea in Hsiao Chin Tui The Doll of Fate, '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Vol.7, No.9, pp.1103-1112.(*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7.04, '心的戰爭:殖民地台灣的戰爭記憶與祖國想像, ' 中國語文論叢, No.80輯, pp.265-285.(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7.03, '〈六月裏的玫瑰花〉與台灣作家陳映真小說的意識基調, ' 地球的世界文學, No.第九號, pp.184-192.(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6.12, '反共文學的古典詮釋:五〇年代台灣文藝雜誌所反映的民族主義文藝論, '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 No.第三輯, pp.138-168.(*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5.10, '「重建台灣、建設新中國」之路:戰後初期刊物中「文化」和「交流」的意義, '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No.第21期, pp.39-69.(THCI Core)(*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5.06, '五六零年代台灣文學傾向與美援文化的相關性, ' 東北亞歷史論叢, Vol.48號, pp.53-88.(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5.06, '台灣文學一世紀-現代與傳統兩種指向, ' 今天的文藝批評(Korean Critical Review), No.97, pp.76-91.(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5.05, '韓國文學與左翼傾向, ' 人間思想, No.第九期, pp.204-218.(*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4.12, '外來美學,抑或在地現實?-台韓文學史對現代主義文學的評價問題, ' 東方文學比較研究, No.第3集, pp.37-67.(*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3.12, '從民族到個人 - 1950年代冷戰臺灣的文學風景, ' 中央史論, No.38輯, pp.339-365.(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13.06, '新興殖民都市的真相-以〈新興的悲哀〉與《濁流》為探討對象, ' 台灣文學學報, Vol.0, No.22, pp.67-88.(THCI)(*為通訊作者)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13.06, '台灣文學與韓國文學之間, ' 尚虛學報, Vol.38, pp.357-382.(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2.12, '日據時期台灣左翼刊物的朝鮮報導-以《台灣大眾時報》和《新台灣大眾時報》為觀察對象, ' 中國言語文化, Vol.2, No.第二輯, pp.71-95.(*為通訊作者)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11.11, '1930年代臺灣文學脈絡中的張赫宙, ' 사이間SAI, Vol.11, pp.61-92.(韓語(文))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11.10, '戰爭時期台灣文學的審美化傾向及其意義, '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 No.13, pp.095-126.(THCI Core)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11.06, '日據末期小說的「發展型」敘事與人物「新生」的意義, ' 台灣文學學報, No.18, pp.027-052.(THCI Core)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10.06, '《悠悠「家園」》與〈忠孝「公園」〉-黃皙暎和陳映真小說的歷史認知,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No.78, pp.183-214.(TSSCI)
- 崔末順, 2010.02, '文學現代性的建立:二○年代台灣文學論的啟蒙內容及其結構, ' 韓中言語文化研究, No.22, pp.359-382.(韓國核心期刊)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09.12, '三○年代韓國文壇對現代主義詩的受容, ' 臺灣文學學報, No.15, pp.33-78.(THCI)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09.03, '產業化與商品化-全球化下韓國的文化策略,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No.73, pp.187-208.(TSSCI)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08.08, '殖民下的精神荒蕪:日據時期台灣小說中的殖民性接受過程, ' 韓中語言文化研究, No.17, pp.417-440.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08.08, '皇民化時期台灣與韓國的戰爭動員體制和女性論述, ' Journal of Korean Culture, No.11, pp.51-74.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08.08, '翻譯和文化移動上的時代、社會脈絡-以1930年代東亞各國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翻譯與接受樣貌為例, ' 外國語文研究, No.8, pp.121-146.(韓語(文))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08.03, '韓國民族文學論的建構及其焦點,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No.69, pp.239-263.(TSSCI)
- 崔末順, 2007.06, '封建性與現代性的衝突-日據時期台韓小說中的女性處境, ' 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 No.23, pp.1-34.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06.10, '日據時期台灣小說所反映的現代性接受樣態, ' 中國學論叢, No.20, pp.126-149.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06.06, '韓國的現代性經驗與全球化時代的課題, ' 當代, No.226, pp.90-107.
- 崔末順, 2005.12, '日據時期臺灣左翼文學運動的形成與發展, ' 臺灣文學學報, No.7, pp.149-172.
- 崔末順, 2005.09, '三○年代臺灣小說所反映的現代化真相與人的疏離, ' 韓中語言文化研究, No.9, pp.381-400.
- 崔末順, 2004.05, '光復後韓國文學的發展面貌, ' 當代, No.201, pp.4-21.
- 崔末順, 1997.08, '嵇康四言詩及其詩的評價-與阮籍詩評價的比較為主, ' 人文學報, Vol.3, No.21, pp.39-51.
- 崔末順, 1997.06, '白居易詩的內容演變與「俗」, ' 中國文化月刊, No.207, pp.120-127.
- 會議論文
- 崔末順*, 2018.09, '1940年代臺灣文壇提及「朝鮮」的脈絡及其理由, ' 東亞殖民主義與文學研究會」第五次研究大會暨「台灣/滿洲/朝鮮的殖民主義與文化交涉」, 日本学術振興会科学研究費資助事業, pp.137-154.(*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8.04, '台灣二二八抗爭與相關小說的歷史化樣貌, ' 東亞的文學抗爭與連帶, 濟州作家會議, pp.147-175.(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8.02, '種族誌與戰爭動員-日據末戰爭時期台灣媒體的南方論述, ' 世界中的東亞文學, 韓國圓光大學國際東亞文學研究所, pp.171-183.(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8, '錦繡中華-反共脈絡下的中國山河再現, '.(*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7.09, '由《臺灣出版警察報》觀察殖民地台灣的言論檢閱與朝鮮問題, ' 東亞殖民主義與文學, 日本学術振興会科学研究費助成事業, pp.1-18.(*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7.07, '1930年代台灣文壇的鄕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的焦點與成果, ' 帝國與語言, 韓國KAIST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pp.28-49.(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7.06, '『亞洲基金會』與冷戰時期台灣文學的傾向, ' 『冷戰時代"自由亞洲"的文化/媒體網絡, 韓國仁荷大學韓國學研究所, pp.28-45.(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7.04, '韓國現代小說中的生態意識, ' 台日韓當代作家研討會―生態與旅行,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6.11, '心的戰爭:蕭金堆〈命運的洋娃娃〉中的戰爭記憶與台韓友誼, ' 東亞文學場:台灣/朝鮮/滿洲的殖民主義與文化交涉國際學術研討會, 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6.10, '殖民地自治論與葉榮鐘的朝鮮行, ' 第17屆中國韓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山東大學韓國學院.(*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6.10, '心的戰爭:殖民地台灣的戰爭記憶與祖國想像, ' 感情的政治學與國際關係, 韓國昌原大學, pp.123-134.(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6.08, '反共文學的古典詮釋:五〇年代台灣文藝雜誌所反映的民族主義文藝論, ' 從時空秩序來看中國學, 韓國中國學會主辦, pp.281-301.(*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5.12, '日據末期台韓文壇的「東洋」論述, ' 「雙語書寫和韓國文學」國際研討會, KAIST 韓國科學技術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5.08, '1940年代戰時台灣小說的敘事結構及其成因, ' 海峽兩岸抗日題材作品座談會, 中國作家協會.(*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5.05, '新文學的啟蒙內容及其結構:五四與台灣新文學運動中的文學論比較, ' 2015東方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五四精神在東亞的發展與變遷暨跨文化研究, 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5.03, 'Aesthetic Tendency and the Meaning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During the Late-Colonial Era, '.(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5.01, '「現代」與「傳統」:台灣文學的兩種指向, ' 「韓國學與台灣學其融合可能性之探索」研討會, 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韓國建國大學亞洲文創硏究中心共同主辦.(*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4.12, '戰後初期刊物中的「文化」和「交流」的意義, '.(*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4.12, '五六零年代台灣文學傾向與美援文化的相關性, '.(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4.12, '日據時期的台灣文壇與韓國, ' 「從相互交涉角度看近代東亞文學」研討會, 韓國KAIST(韓國科學技術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4.11, '「民族」,還是「民主」?--戰後初期台韓兩國的文學理念, '.(*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4.11, '從「我」的故事到「我們」的故事:近一個世紀以來韓國女性小說的旅程, '.(*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4.10, '韓國文學在台灣的翻譯、出版情況及展望, ' 作為翻譯空間的東亞, 坡州出版城市文化財團, pp.123-132.(*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3.12, '重新檢討文學史認知論-台韓文學史中的現代主義, ' 近代史觀與公共性, 政治大學頂尖大學計畫「現代中國的形塑」之「文學與藝術的現代轉化與跨界研究」團隊.(*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3.12, '從民族到個人–1950年代冷戰台灣的文學風景, '.(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3.10, '消失的民族傳統、遊離的民眾現實–冷戰下台韓兩國的文學風景, ' 新鄕・故土・眺望・回眸 2013兩岸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 國立台灣文學館, pp.38-55.(*為通訊作者)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12.12, '新興殖民都市的真相-以〈新興的悲哀〉與《濁流》為探討對象, ' 『殖民地與都市』台灣文學跨界研究討論會, 政治大學頂尖大學計畫.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12.11, '「海洋與本土」-台灣東亞論的前提, ' The Future of Asia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Asian Community, Asia Economic Community, pp.1-11.
- 崔末順, 2012.06, '日據時期台灣左翼刊物的朝鮮報導-以《台灣大眾時報》和《新台灣大眾時報》為觀察對象, ' 第十届中國地域文化與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 韓國中國語言文化學會;韓國漢陽大學中文BK研究中心.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11.11, '法西斯美學的小說形象化-以吳漫沙《大地之春》為例, ' 東亞文學的實像與虛像—台灣皇民文學與朝鮮親日文學的對話(或比較), 國立政治大學台文所.
- 崔末順, 2011.10, '從後殖民主義視角重新閱讀賴和小說, ' 東亞的現代經驗與中文文學國際學術會議, 韓國中國現代文學學會, pp.95-112.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11.07, '1930年代臺灣文學脈絡中的張赫宙, ' 第五屆韓國語言、文學、文化國際學術會議, 韓國延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韓國BK21)(韓語(文))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11.03, '日據末期小說的「發展型」敘事及人物「新生」的意義, ' 台韓青年學者工作坊-日本帝國文學與文化領域的重層移動, 國立政治大學台文所主辦.(*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0.12, '日據末期台灣文學的審美化傾向及其意義, ' 臺灣文學的感覺結構:跨國流動與地方感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pp.99-119.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10.11, '日據時期台韓左翼文學運動及其文學論之比較, ' 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論文集, 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pp.135-156.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10.09, '台灣與韓國的文學作品相互翻譯現況, ' 2010 KTLI 台北論壇, 國立政治大學韓文系主辦.(*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0.05, '日治時期台韓小說的他者性經驗與後殖民視角-以賴和與廉想涉小說為例, ' 跨文化與現代性:歐亞文化語境中的華文文學與文化(一),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09.11, '《悠悠「家園」》與〈忠孝「公園」〉-黃皙暎和陳映真小說的歷史認知, ' 陳映真:思想與文學學術會議.
- 崔末順, 2009.11, '日據末期台韓文壇的「東洋」論述-「近代超克論」的殖民地接受樣貌, ' 從近現代到後冷戰:亞洲的政治記憶與歷史敘事國際研討會.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09.09, '文學現代性的建立:二○年代台灣文學論的啟蒙內容及其結構, ' 自主性與台灣文史藝術再現, 國立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學系.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08.11, '無窮盡的資源與原住民的土地 ─ 日據末期朝鮮的南方論述,兼與台灣對照, ' 東亞移動敘事-帝國‧女性‧族群」國際研討會,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08.09, '產業化與商品化-全球化下韓國的文化策略, ' 「全球化下的文化傳承」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立政治大學外語學院跨文化研究中心.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08.04, '皇民化時期台灣與韓國的戰爭動員體制和女性論述, ' 韓國語文學」國際學術論壇, 韓國高麗大學BK21韓國語文學教育研究團、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08.01, '翻譯和文化移動上的時代、社會脈絡-以1930年代東亞各國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翻譯與接受樣相為例, ' 「文化與翻譯」國際學術研討會, 韓國釜山大學英文系.
- 崔末順, 2007.06, '韓國民族文學論的建構與其焦點, ' 「民族文學的發展與文學史的建構」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 崔末順, 2007.06, '日據時期台灣小說中的殖民性接受過程, '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焦點與新視角」國際學術研討會, 韓國中國現代文學學會.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06.09, '封建性與現代性的衝突-日據時期台韓小說中的女性處境, ' 「東西文學中女性的自我實現」研討會, 國立政治大學外語學院跨文化研究中心.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06.07, '日據時期台灣小說所反映的現代性接受樣態, ' 「台灣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韓國高麗大學中國學研究所.
參考連結
- 專書
- 崔末順*, 2013.09, '海島與半島:日據臺韓文學比較, ' 台灣與東亞, 聯經出版社.(*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04, '現代性與臺灣文學的發展(1920-1949), '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1997, '唐傳奇與辭賦關係之考察, '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專書篇章
- 崔末順*, 2018.09, '韓國現代小說中的生態意識, ' 生態與旅行―台日韓當代作家研討會論文集, 秀威經典, pp.51-76.(*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8.06, '心的戰爭:蕭金堆〈命運的洋娃娃〉中的戰爭記憶與台韓友誼, ' 東亞文學場-台灣、朝鮮、滿洲的殖民主義與文化交涉, 聯經出版社, pp.437-460.(*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8.06, '殖民地自治論與葉榮鐘的朝鮮行, ' 韓國近現代文學與中國及東亞, 圖書出版亦樂, pp.117-147.(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7.08, '新文學的啟蒙內容及其結構:五四與台灣新文學運動中的文學論比較, ' 五四精神在東亞的發展與變遷暨跨文化研究, 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 pp.97-132.(*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5.12, '從「我」的故事到「我們」的故事:近一個世紀以來韓國女性小說的旅程, ' 台日韓女性文學:一場創作與發展的旅程, 秀威經典, pp.57-87.(*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5.12, '外來美學,抑或在地現實?-台韓文學史對現代主義文學的評價問題, ' 文學東亞:歷史與藝術的對話, 政大出版社, pp.85-118.(*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5.09, '戰爭時期台灣文學的審美化傾向及其意義, ' 臺灣文學的感覺結構:跨國流動與地方感 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pp.61-96.(*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5.08, '日據時期的臺灣文壇與韓國, ' 跨國·跨語·跨視界-臺灣文學史料集刊 第五輯, 國立臺灣文學館, pp.109-122.(*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4.12, '張深切的道德文學論, ' 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52-張深切, 國立台灣文學館, pp.263-272.(*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4.12, '新興殖民都市的真相-以〈新興的悲哀〉與《濁流》為探討對象, ' 政大人文系列叢書, 政大出版社, pp.81-103.(*為通訊作者)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14.12, '韓國文學在台灣的翻譯、出版情況及展望, ' 作為翻譯空間的東亞, 韓國出版城市文化財團, pp.551-561.(*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3.12, '消失的民族傳統、遊離的民眾現實–冷冷戰下台韓兩國的文學風景, ' 新鄉・故土・眺望・回眸 2013兩岸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 台灣文學館, pp.53-77.(*為通訊作者)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13.11, '法西斯美學的小說形象化-以吳漫沙《大地之春》為例, ' 聯經出版社, pp.111-131.(*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3.04, '파시즘 미학의 소설 형상화 방식-우만샤의 《대지의 봄》을 중심으로, ' 寶庫出版社.(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3.02, '일제강점기 타이완 좌익문학운동의 형성과 발전(日據時期臺灣左翼文學運動的形成與發展), ' 타이완의 근대문학1(台灣現代文學1), 昭明, pp.259-292.(韓語(文))(*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2.11, '台灣的韓流現象與透過韓流現象看台灣社會, ' 見識台灣:韓國與台灣共尋新徑, 創作與批評社, pp.235-252.(韓語(文))
- 崔末順, 2011.11, '《悠悠「家園」》與〈忠孝「公園」〉-黃晳暎和陳映眞小說的歷史認知, ' 陳映眞思想與文學, 台社, pp.201-230.
- 崔末順, 2011.10, '日據末期台韓文壇的「東洋」論述-「近代超克論」的殖民地接受樣貌, ' 從近現代到後冷戰─亞洲的政治記憶與歷史敘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里仁書局, pp.093-125.
- 崔末順, 2011.05, '日據時期台韓左翼文學運動及其文學論之比較, ' 跨國的殖民記憶與戰後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 國立清華大學台文所, pp.155-187.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11.03, '日治時期台韓小說的他者性經驗與後殖民視角-以賴和與廉想涉小說為例, ' 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01-賴和, 國立台灣文學館, pp.383-416.
- 崔末順, 2010.11, '韓國民族文學論的建構及其焦點, ' 白樂晴–分斷體制.民族文學(白永瑞.陳光興主編), 聯經出版, pp.341-364.
- 崔末順, 2007, '從《千江有水千江月》的小說性格來看其女性意識與國家想像〉, ' 台灣近五十年現代小說論集, 中山大學文學院人文社會中心.
- 崔末順, 2006, '日據時期臺灣左翼文學運動的形成與發展, ' 20世紀臺灣文學專題Ⅰ-文藝思潮與論戰, 萬卷樓.
- 研究報告
- 崔末順*, 2013.07, '台韓現代文學的焦點:傳統指向和現代指向之間的關聯樣貌(2/2), ' 國科會.(*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2.07, '「台韓現代文學的焦點:傳統指向和現代指向之間的關聯樣貌」, ' 國科會.(*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1, '近代超克論與殖民地文學:以日本、台灣、韓國為中心-韓國文壇對「近代超克論」的挪用(Ⅲ), ' 國科會.
- 崔末順, 2010, '近代超克論與殖民地文學:以日本、台灣、韓國為中心-韓國文壇對「近代超克論」的挪用(Ⅱ), ' 國科會.
- 崔末順, 2009, '近代超克論與殖民地文學:以日本、台灣、韓國為中心-韓國文壇對「近代超克論」的挪用, ' 國科會.
- 崔末順, 2007, '他者性與文化交混-以敘事和民族論述來看日治時期台韓小說的後殖民視角, ' 國科會.
- 展覽演出
- 崔末順*, 2016.07, '殖民地時期台灣知識分子的中國活動, ' 日本武蔵大學人文學部.(*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4.06, '冷戰與台韓反共文學, ' 清華大學台文所.(*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4.05, '走過台北,行旅世界-韓國, '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3.12, '現代韓國文學導覽:記憶的形式;慾望的語言-90年代以來韓國小說的主流傾向, ' 小小書房.(*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3.12, '台韓文學與社會議題, ' 台北藝術大學.(*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3.01, '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文壇與文學焦點, ' 韓國東國大學Transmiss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Agency, Dept. of Kore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1.12, '韓國對台灣文學研究概述, '.(*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1.09, '簡談日本帝國主義下的韓國文學, ' 聯合文學.
- 崔末順, 2011.09, '從語言問題來看台灣的自我認同, ' 韓國仁川文化財團.(韓語(文))
- 崔末順, 2011.06, '類似的條件,一半的學費, ' 韓國Hankyoreh報.(韓語(文))
- 崔末順, 2011.05, '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與文化政治, ' 韓國仁川文化財團.(韓語(文))
- 崔末順*, 2010.11, '日據時期韓國左翼文學 (1925-1935), ' 輔仁大學日研所.(*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0.07, '閱讀韓國現代文學, ' 國立台灣國家文學館.
- 崔末順, 2010.07, '亞洲新勢力:近十年的韓國電影, '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所.
- 崔末順*, 2010.07, '台灣文學的硏究動向及東亞比較殖民硏究的謀索, '.(*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0.07, '台灣文學與韓國文學的比較硏究可能性, ' 韓國高麗大學中國學硏究所.(*為通訊作者)
- 崔末順, 2010.05, '產業化與商品化-全球化下韓國的文化策略, '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所.
參考連結
- 崔末順, 2009.11, '台灣文學研究的東亞視角-由台灣文學與韓國文學的共同經驗談起, ' 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 崔末順, 2008.12, '兩岸會談的重啟與台灣的反中氛圍, ' 韓國Voice of people雜誌社.(韓語(文))
- 崔末順, 2008.10, '台灣-熟悉又陌生的國家, ' 韓國Voice of people雜誌社.(韓語(文))
- 崔末順, 2008.08, '韓國左翼文學書寫, '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 崔末順, 2008.05, '南韓當代的民族文學論, ' 清大中文系、亞太/文化研究室.
- 崔末順, 2008.04, '當代韓國文壇和主要作家, ' 文學台灣雜誌社.
- 崔末順, 2007.12, '近十年的韓國電影發展和文化產業, ' 台北市立圖書館.
- 崔末順, 2007.11, '台灣文學概念與國家台灣文學館, ' 韓國仁川文化財團.(韓語(文))
- 崔末順, 2006.08, '韓國女性文學概觀, ' 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
- 崔末順, 2005.11, '韓國詩的見證人-高銀(Ko Un, 1933- )的批判與關懷, ' 自由時報.
- 崔末順, 2005.08, '與命運熾烈對抗的靈魂-朴景利(1926-2008)和她的《土地》, ' 自由時報.
- 崔末順, 2005.04, '韓國文學中的光州事件, ' 差事劇團.
- 崔末順, 2005.04, '韓國的現代性經驗與全球化時代的課題,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
- 崔末順, 2005.02, '九○年代後韓國文學的主流傾向-記憶的形式,慾望的語言, ' 自由時報.
- 崔末順, 2005.02, '政治寓意與生活的真實-李文烈《我們扭曲的英雄》導讀, ' 大塊文化出版社.
- 崔末順, 2005.02, '「四一九世代」的自信與力量-《創作與批評》及《文學和社會》, ' 自由時報.
- 崔末順, 2004.12, '花謝了,但詩還在-追悼詩人金春洙, ' 自由時報.
- 崔末順, 2002.09, '國族文學的力作-黃晳暎「悠悠家園」, ' 中國時報.
- 崔末順, 2002.07, '光復後韓國文學的發展面貌, ' 臺北市文化局國際藝術村.
年度 | 計畫名稱 | 參與人 | 擔任之工作 | 計畫時間 | 補助/委託機構 |
---|---|---|---|---|---|
107 | 「冷戰」與「反共」的交疊-由東亞視角觀察1950年代的台韓文壇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8年08月 ~ 2019年07月 | 科技部 |
107 | 「冷戰」與「反共」的交疊–由東亞視角觀察1950年代的台韓文壇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8年08月 ~ 2019年07月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03 | 冷戰下台韓兩國的文學風景(3/3)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6年08月 ~ 2017年10月 | 科技部 |
103 | 冷戰下台韓兩國的文學風景(2/3)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5年08月 ~ 2017年10月 | 科技部 |
103 | 冷戰下台韓兩國的文學風景(1/3)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4年08月 ~ 2017年10月 | 科技部 |
103 | 冷戰下台韓兩國的文學風景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4年08月 ~ 2017年07月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01 | 台韓現代文學的焦點:傳統指向和現代指向之間的關聯樣貌 (第二、三年)(2/2)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3年08月 ~ 2014年08月 | 科技部 |
101 | 台韓現代文學的焦點:傳統指向和現代指向之間的關聯樣貌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2年08月 ~ 2014年07月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01 | 台韓現代文學的焦點:傳統指向和現代指向之間的關聯樣貌 (第二、三年)(1/2)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2年08月 ~ 2013年07月 | 科技部 |
100 | 台韓現代文學的焦點:傳統指向和現代指向之間的關聯樣貌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1年08月 ~ 2012年07月 | 科技部 |
100 | 台韓現代文學的焦點:傳統指向和現代指向之間的關聯樣貌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1年08月 ~ 2013年07月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99 | 近代超克論與殖民地文學:以日本、台灣、韓國為中心-韓國文壇對「近代超克論」的挪用(Ⅲ)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0年08月 ~ 2011年07月 | 科技部 |
98 | 近代超克論與殖民地文學:以日本、台灣、韓國為中心-韓國文壇對「近代超克論」的挪用(Ⅱ)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09年08月 ~ 2010年07月 | 科技部 |
97 | 近代超克論與殖民地文學:以日本、台灣、韓國為中心-韓國文壇對「近代超克論」的挪用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09年02月 ~ 2009年07月 | 科技部 |
年度 | 計畫名稱 | 參與人 | 擔任之工作 | 計畫時間 | 補助/委託機構 |
---|---|---|---|---|---|
104 | 從冷戰視角看台韓五六零年代文學的主要內容和敘事特徵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5年07月 ~ 2016年01月 | 韓國國際交流財團 |
100 | 《日劇時期台灣文學研究論文集》韓文出版計畫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1年11月 ~ 2013年02月 | 教育部 |
100 | 日據時期台灣文學研究論文集 韓文出版計畫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1年11月 ~ 2012年12月 | 教育部 |
99 | 一九四0年代戰時殖民地的文學動員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0年07月 ~ 2010年12月 | 教育部 |
99 | 『日據時代台灣文學研究論文集』韓文譯介 | 高點福,張東天,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0年01月 ~ 2010年12月 | 教育部 |
99 | 北部地區-臺灣文史區域資源中心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0年01月 ~ 2010年12月 | 教育部 |
99 | 991人文領域人才培育國際交流計畫-臺灣與韓國近代文學的都市空間-三O年代的臺北與首爾 | 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10年01月 ~ 2010年06月 | 教育部 |
97 | 『日據時代台灣文學研究論文集』韓文譯介 | 高點福,張東天,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09年02月 ~ 2009年06月 | 教育部 |
98 | 『日據時代台灣文學研究論文集』韓文譯介(二) | 高點福,張東天,崔末順 | 計畫主持人 | 2009年01月 ~ 2009年12月 | 教育部 |
得獎年度 | 獎項名稱 | 頒獎單位 |
---|---|---|
105 | 學術研究優良獎 | 政治大學 |
103 | 教學優良教師獎 (專業課程) | 政治大學 |
103 | 學術研究優良獎 | 政治大學 |
102 | 學術研究特優獎 | 政治大學 |
得獎年度 | 獎項名稱 | 頒獎單位 |
---|---|---|
106 | 巫永福文學評論獎 | 巫永福基金會 |
國別/學校名稱 | 系所 | 教育程度 |
---|---|---|
/國立政治大學 | 中國語文學系 | 博士 |
/國立政治大學 | 中國語文學系 | 碩士 |
/韓國國立釜山大學 | 中國語文學系 | 學士 |
職稱 | 部門/系所 | 擔任職務 | 起迄年月 |
---|---|---|---|
副教授 |   |   | 2016年01月 ~ |
副教授 |   |   | 2014年02月 ~ 2015年08月 |
助理教授 |   |   | 2013年01月 ~ 2014年02月 |
助理教授 |   |   | 2009年02月 ~ 2013年01月 |
職稱 | 部門/系所 | 擔任職務 | 起迄年月 |
---|
服務機關 | 職稱 | 部門/系所 | 擔任職務 | 起迄年月 |
---|
本網站著作權屬於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請詳見使用規則。
電話:研究部886-2-2938-7041 大學部886-2-2939-3091轉62301~62303 傳真:886-2-2939-3834
地址:116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百年樓後棟3樓
E-Mail:nccuchi@nccu.edu.tw
|
聯絡我們
|
RulingDigital 銳綸數位建置
建議使用 Firefox 3.0 或 IE 6.0,並將螢幕解析度設定為 1024*768,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瀏覽人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