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me | CHE, HSING-CHIEN |
---|---|
TEL |   |
Ext. | 88066 |
Personal Website |   |
Classification | Full-time |
---|---|
Job title | Professor |
Speciality | Studi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anon、 History of Chinese Classical Canons、Academia of Han dynasty、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
Publications
- Journal Papers
- 車行健, 2018.12, '〈以朱反朱――朱熹《詩經》前後論說與明清學者反對朱子《詩》義觀的幾種方式〉, ' 《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 No.20, pp.56-67.
- 車行健, 2018.12, '〈戰後臺灣高校《詩經》教學生態的初步觀察〉,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28, No.4, pp.23-42.
- 車行健, 2018.06, '〈陳延傑《詩序解》及其《詩》學觀探析〉,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28, No.2, pp.41-55.
- 車行健, 2018.06, '〈南雍學人陳延傑及其經學論著之整理〉,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28, No.2, pp.3-28.
- 車行健;倫凱琪, 2017.09, '〈「港臺經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座談會紀錄〉,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27, No.3, pp.21-46.
- 車行健, 2017.06, '〈指南山下經師業,渡船頭邊百年功──國立政治大學在臺復校初始階段(1954-1982)的經學教育〉,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27, No.2, pp.45-82.
- 車行健, 2017.06, '〈考《史》以證《左》――羅倬漢與《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考證》〉, ' 《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 No.18, pp.314-334.
- 車行健, 2017.05, '〈論鄭玄對「周公居東」說的詮釋──內在理路與情境解經的分析〉, ' 《經學研究集刊》, No.22, pp.37-57.(THCI)
- 車行健, 2015.12, '〈《屈萬里書信集》所收王夢鷗函札的繫年問題〉, ' 《國文天地》, Vol.31, No.7, pp.79-81.
- 車行健, 2015.12, '〈從情志批評到原志詮釋學〉, ' 《思與言》, Vol.53, No.4, pp.21-32.(THCI Core)
- 車行健;邱惠芬, 2015.06, '〈胡承珙研究文獻目錄〉,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25, No.2, pp.5-15.
- 車行健, 2015.06, '〈胡承珙研究文獻概述〉,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25, No.2, pp.17-21.
- 車行健, 2014.12, '〈經典詮釋中的思想史:關於《釋經以立論──漢代毛鄭詩經經解的思想探索》〉, ' 《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Vol.16卷, No.第1期, pp.pp.59-66.
- 車行健, 2014.06, '〈論楊向奎的經今古文學觀〉, ' 《政大中文學報》, No.21期, pp.59-96.(THCI Core)
Reference Link
- 車行健, 2014.03, '〈何定生與古史辨的詩經研究〉,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24卷, No.1期, pp.107-132.
Reference Link
- 車行健, 2013.03, '〈家井真《詩經原意研究》〉,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No.42, pp.264-278.(THCI Core)
- 車行健, 2011.11, '〈嘉道之際北京士大夫的崇祀鄭玄活動〉, ' 《傳統中國研究集刊》, No.9、10, pp.225-245.
Reference Link
- 車行健, 2011.04, '〈論鄭玄論語注的經注思維及其經學思想〉, ' 《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 Vol.3, pp.110-129.
- 車行健, 2010.09, '〈現代學術獎勵機制觀照下的羅倬漢之經學成就〉, ' 《經學研究論叢》, No.18, pp.19-42.
Reference Link
- 車行健;徐其寧, 2010.06, '〈何定生教授論著目錄〉,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20, No.2, pp.29-33.
- 車行健;徐其寧, 2010.06, '〈顧頡剛與何定生的師生情緣〉,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20, No.2, pp.53-66.
- 車行健, 2010.06, '〈田野中的經史學家──顧頡剛學術考察事業中的古蹟文物調查活動〉, ' 《政大中文學報》, No.13, pp.117-150.(THCI Core)
Reference Link
- 車行健, 2010.06, '〈君子不以私害公,不以家事辭王事──論漢人對詩經行役詩的詮釋所蘊含之公私意識與家國矛盾〉, ' 《興大中文學報》, Vol.27, pp.89-110.(THCI)
- 車行健, 2010.02, '〈從珍稀古籍借閱複印的規定談起〉, ' 《國文天地》, Vol.25, No.9, pp.1-4.
- 車行健;吳儀鳳, 2009.12, '〈香港經學考察記〉, ' 《經學研究論叢》, Vol.17, pp.373-388.
- 車行健, 2009.09, '〈胡適、許地山與香港大學經學教育的變革〉, '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Vol.23, No.5, pp.26-30.
- 車行健;徐其寧, 2009.09, '〈賢嗣傳家學,古史有餘音──顧潮教授訪談錄〉,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19, No.3, pp.109-126.
- 車行健, 2009.08, '〈現代中國大學中的經學課程〉, ' 《漢學研究通訊》, Vol.28, No.3, pp.21-35.(THCI)
- 車行健, 2008.06, '〈述往思來的學術對話──趙沛霖《現代學術文化思潮與詩經研究史》讀後〉,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18, No.2, pp.221-233.
- 車行健, 2008.05, '〈論鄭玄箋《詩》所表露出的經學思想〉, ' 《經學研究集刊》, No.4, pp.165-194.
- 車行健, 2007.07, '〈試論歐陽修的儒學返本論〉, ' 《東華人文學報》, Vol.11, pp.143-172.(THCI)
- 車行健;程克雅, 2007.03, '〈從敦煌學到國際漢學的學思歷程──柴劍虹先生訪談錄〉,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17, No.1, pp.91-113.
- 艾爾曼;車行健翻譯, 2006.03, '〈學海堂與今文經學在廣州的興起〉, '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Vol.20, No.2, pp.13-20.
- 車行健, 2004.09, '〈漢人經解與漢代思想研究的另一側面──試以陳澧《漢儒通義》對鄭玄《毛詩箋》的輯錄為例〉, ' 《先秦兩漢學術》, Vol.2, pp.93-107.
- 車行健, 2004.03, '〈台灣學界對郭嵩燾研究之重要成果簡述〉,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14, No.1, pp.83-92.
- 車行健, 2003.07, '〈詩人之意與聖人之志──歐陽修詩本義的本義觀及其對詩本義的詮釋〉, ' 《詩經研究叢刊》, Vol.5, pp.132-160.
- 車行健, 2002.12, '〈論漢代書序中的設論〉, '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 Vol.8, pp.167-186.
- 車行健, 2002.11, '〈龔橙其人及其學術〉, ' 《清代學術論叢》, Vol.3, pp.301-324.
- 車行健, 2001.06, '〈論詩經多重義與詩本義的詮釋〉, ' 《人文學報》, Vol.23, pp.97-130.(THCI)
- 車行健, 2000.09, '〈從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看漢代書序的體制──以作者自序為中心〉,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Vol.17, pp.263-285.(THCI)
- 車行健, 2000.07, '〈龔橙的著述與學術〉, ' 《東華人文學報》, Vol.2, pp.143-168.(THCI)
- 馬悅然;車行健翻譯, 1999.12, '〈我的漢學生涯回顧〉,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9, No.4, pp.157-172.(THCI)
- 車行健, 1999.07, '〈論鄭玄對禮記月令的考辨〉, ' 《東華人文學報》, Vol.1, pp.183-196.(THCI)
- 車行健, 1998.08, '〈歐陽修詩本義的版本問題〉, ' 《經學研究論叢》, Vol.5, pp.73-86.
- 車行健, 1998.08, '〈紀昀與四庫全書總目的關係〉, ' 《歷史月刊》, Vol.127, pp.120-122.
- 車行健, 1998.03, '〈劉基郁離子探論〉, ' 《書目季刊》, Vol.31, No.4, pp.29-44.
- 車行健, 1996.06, '〈莊子天下篇道術觀析論〉, '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 Vol.3, pp.11-19.
- 車行健, 1996.04, '〈紀昀易學觀初探〉, ' 《經學研究論叢》, Vol.4, pp.1-30.
- 車行健, 1994.04, '〈山井鼎經籍校勘的文獻憑藉──七經孟子考文與日本足利學校所藏漢籍〉, ' 《經學研究論叢》, Vol.1, pp.323-346.
- 車行健, 1993.10, '〈李漁論琵琶記〉, ' 《輔大中研所學刊》, Vol.3, pp.291-301.
- 車行健, 1992.04, '〈試析莊子寓道於技的寓言〉, ' 《新紀元》, Vol.9.
- Conference Papers
- 車行健, 2019.09, '〈當代湖湘學人蘇維嶽的《詩經》研究與《詩》敎理想〉, ' 第八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 車行健, 2018.06, '〈戰後臺灣高校《詩經》教學生態的初步觀察〉, ' 傳經授業──戰後臺灣高等院校中的經學課程與經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政治大學中文系.
- 車行健, 2017.07, '〈何定生致顧頡剛未刊書信述要〉, ' 戰後臺灣經學研究(1945-現在)第三次學術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
- 車行健, 2017.07, '〈儒家經典教育在現代社會的實施與挑戰――以香港學海書樓為個案的考察〉, ' 「經學,文體與體裁」國際研討會, 德國特里爾大學漢學系.
- 車行健, 2016.07, '〈指南山下經師業,渡船頭邊百年功──國立政治大學在臺復校肇始階段(1954-1982)的經學教育〉, ' 戰後臺灣經學研究(1945-現在)第三次學術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車行健, 2016.04, '〈論鄭玄對「周公居東」說的詮釋──內在理路與情境解經的分析〉, ' 第四屆國際《尚書》學學術學術研討會,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與國際《尚書》學會.
- 車行健, 2015.09, '〈《毛詩注疏》與漢唐《毛詩》經解注疏體制的形成〉, ' 《毛詩注疏》研究新視野」學術研討會, 〈《詩經》詮釋研究新視野──以《毛詩注疏》之解經形式與詮釋策略為中心〉計畫團隊與中國文哲研究所.
- 車行健, 2015.08, '〈毛鄭《詩經》詮釋系統的形成及其詮釋學定位〉, ' 經學史研究的的回顧與展望──林慶彰先生榮退紀念學術研討會, 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
- 車行健, 2015.05, '〈顧門中的勵耘弟子──牟潤孫經史之學的面向及其所反映的師承關係〉, ' 「香港經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新亞研究所.
- 車行健, 2015.04, '〈論牟潤孫經史研究中的情境詮釋法〉, ' 「第九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暨中國文學系、中國經學研究會、中央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車行健, 2014.10, '〈論朱熹《詩集傳》中的情境解經──以《王風》〈揚之水〉為例〉, ' 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流變學術研討會,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與儒學研究中心.
- 車行健, 2014.03, '〈朱熹《詩集傳》與《詩序辨說》的《詩序》觀〉, ' 「經學之傳承與開拓」國際學術會議暨「聲音與意義――古典詩歌新探」國際研討會, 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
- 車行健, 2013.10, '〈以朱反朱──朱熹《詩經》前後論說與明清學者反對朱子《詩》義觀的方式〉, ' 明清儒學的類型與流變學術研討會, 國立中央大學明清研究中心.
- 車行健, 2012.06, '〈毛詩序的史事詮釋及其所蘊含的經學思想〉, ' 紀念張舜徽百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第32屆年會論文集, 華中師範大學與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 pp.324-334.
Reference Link
- 車行健, 2012.05, '〈詩文、義理與證驗──論朱熹對《詩序》的考辨〉, ' 朱子經學及其在東亞的流傳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亞歷桑那州立大學ACMR、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所.
- 車行健, 2011.04, '〈說經之家第一爭詬之端──《詩序》公案平議〉, ' 第七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與中國經學會.
- 車行健, 2011.03, '〈考古與經義的關涉──傅斯年〈大東小東說〉和史語所城子崖的發掘及其與《詩經‧大東篇》的詮釋〉, ' 第四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 車行健, 2010.07, '〈經解與義理──漢人詩經箋注中的思想〉, ' 「正統與流派──歷代儒家經典之轉變國際學術研討會」, 德國慕尼黑大學亞學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車行健, 2010.05, '〈現代學術獎勵機制觀照下的羅倬漢之經學成就──以《詩樂論》為核心之探討〉, ' 「中日韓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車行健, 2009.12, '〈君子不以私害公,不以家事辭王事──論漢人對詩經行役詩的詮釋所蘊含之公私意識與家國矛盾〉, ' 「經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中興大學中文系.
- 車行健, 2009.07, '〈胡適、許地山與香港大學經學教育的變革〉, ' 「變動時代的經學和經學家(1912-1949)第五次學術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車行健, 2009.05, '〈先秦兩漢的用詩活動與詩經的形成〉, ' 《第五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中國經學研究會及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 pp.99-112.
- 車行健, 2009.05, '〈嘉道之際北京士大夫的崇祀鄭玄活動〉, ' 「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車行健, 2009.01, '〈論鄭玄論語注的經注思維及其經學思想之表達〉, ' 「古道照顏色──先秦兩漢古籍國際學術研討會」,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中國文化研究所中國古籍研究中心.
- 車行健, 2008.07, '〈近代大學中的經學教育〉, ' 「變動時代的經學和經學家(1912-1949)第三次學術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車行健, 2008.03, '〈論鄭玄《毛詩箋》中的感傷時事之語與超出經文的詮釋〉, ' 《第六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 pp.29-42.
- 車行健, 2007.07, '〈田野中的經史學家──顧頡剛學術考察事業中的古蹟文物調查活動〉, ' 「變動時代的經學和經學家(1911-1949)第一次學術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車行健, 2005.11, '〈論鄭玄《毛詩箋》「溢出經文之外的箋注」及其表露的經學思想──以陳澧的相關論述為討論基礎〉, ' 「首屆中國經學學術研討會」, 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
- 車行健, 2005.10, '〈創造的詮釋或歷史的積累?──試論先秦兩漢《詩經》多重義的形成及其蘊含的相關詮釋問題〉, ' 《第五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 pp.21-48.
- 車行健, 2003.08, '〈紅尾魴魚游向那?──論《詩經‧汝墳》的歷代詮釋所蘊含的家╱國矛盾〉, ' 《生命的書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新竹:元培科學技術學院國文組, pp.213-238.
- 車行健, 2002.08, '〈從「歷史的緘默」中傾聽「發聲的歷史」──以馬、班論漢代獄治與《毛詩序》詮釋《詩經‧鄭風》二事為例〉, ' 《主題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新竹:元培科學技術學院國文組, pp.213-238.
- 車行健, 2001.11, '〈龔橙詩本誼的詩誼觀及其對詩本誼的實踐〉, ' 「清代乾嘉學者的治經貢獻第二次學術研討會」,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車行健, 2001.07, '〈論三重證據法〉, ' 《第七屆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 pp.67-86.
- 車行健, 2000.12, '〈馬融與鄭玄〉, ' 《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 pp.391-404.
- Book Edited
- 車行健, 2011.09, '《現代學術視域中的民國經學──以課程、學風與機制為主要觀照點》, ' 萬卷樓圖書公司.
Reference Link
- 車行健, 2011.09, '《釋經以立論──漢代毛鄭詩經經解的思想探索》, ' 里仁書局.
Reference Link
- 車行健, 2007.03, '《毛鄭詩經解經學研究》, ' 《古典文獻研究輯刊》,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 車行健, 2002.02, '《詩本義析論──以歐陽修與龔橙詩義論述為中心》, ' 里仁書局.
- 車行健, 1996.06, '《禮儀讖緯與經義──鄭玄經學思想及其解經方法》, ' 天主教輔仁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
- 車行健, 1996.06, '《新讀郁離子──劉伯溫寓言》, ' 漢藝色研出版社.
- 車行健, 1992.06, '《毛鄭詩經解經學研究》, ' 國立中央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 車行健, 2011.09, '《現代學術視域中的民國經學──以課程、學風與機制為主要觀照點》, ' 萬卷樓圖書公司.
- Book Chapters
- 車行健, 2018.09, '〈顧門中的勵耘弟子──牟潤孫經史之學的面向及其所反映的師承關係〉, ' 《林慶彰教授七秩華誕壽慶論文集》, 萬卷樓圖書公司, pp.603-623.
- 車行健, 2017.09, '〈乾嘉考據學方法屬性的檢討――以胡適、馮勝利相關論說為核心〉, ' 《明誠贊化――岑溢成教授榮退論文集》, 鵝湖月刊社, pp.303-324.
- 車行健, 2013.01, '〈論詩經經解中的義理〉, ' 《正統與流派──歷代儒家經典之轉變》, 萬卷樓圖書公司, pp.87-112.
- 車行健, 2012.08, '〈陳古諷今與毛詩序的歷史詮釋〉, ' 《古文獻研究集刊》第4輯, 鳳凰出版社, pp.281-288.
Reference Link
- 車行健, 2009.12, '〈余英時教授著作目錄〉, ' 《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p.917-960.
- 車行健, 2007.12, '〈晚清四川經學家的通經致用的學術表現〉, ' 《儒藏論壇》(第二輯), 四川大學出版社.
- 車行健, 2007.06, '〈試析鄭玄論語注中的詩說〉, ' 《臺灣學術新視野──經學之部》, 五南圖書公司.
- 車行健, 2003.05, '〈三禮研究〉, ' 《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 臺灣學生書局, pp.161-188.
- 車行健, 1995.06, '〈梁啟超浙東學派說檢討〉, ' 《王靜芝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 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
Year | Project Name | Participator | Assignment | Period | Subsidized / Entrusted organization |
---|---|---|---|---|---|
107 |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與戰後臺灣經學的發展(2/2) | 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19-08 ~ 2020-07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07 |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與戰後臺灣經學的發展(1/2) | 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18-08 ~ 2020-07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06 | 民國以來高等院校中的經學課程與儒家經典教育 | 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17-08 ~ 2018-10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05 | 香港學海書樓的儒家經典教育之考察 | 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16-08 ~ 2017-10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03 | 《詩經》詮釋研究新視野──以《毛詩注疏》之解經形式與詮釋策略為中心 | 史甄陶,張寶三,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14-11 ~ 2015-10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03 | 朱熹《詩經》前後論說研究 | 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14-08 ~ 2016-03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02 | 民國時期罕傳經學論著之整理與研究:以羅倬漢、陳延傑與蘇維嶽三家之著作為中心(Ⅲ) | 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13-08 ~ 2015-05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01 | 民國時期罕傳經學論著之整理與研究:以羅倬漢、陳延傑與蘇維嶽三家之著作為中心(Ⅱ) | 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12-08 ~ 2013-10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00 | 民國時期罕傳經學論著之整理與研究:以羅倬漢、陳延傑與蘇維嶽三家之著作為中心 | 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11-08 ~ 2012-11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99 | 陳古諷今與毛詩序的歷史詮釋 | 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10-08 ~ 2011-07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98 | 用詩與解詩:漢代詩經詮釋傳統的兩種型態(Ⅱ) | 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09-08 ~ 2010-07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97 | 用詩與解詩:漢代詩經詮釋傳統的兩種型態 | 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08-08 ~ 2010-01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96 | 胡承珙求是堂文集研究:學術考察與文獻整理(Ⅱ) | 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07-08 ~ 2008-07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95 | 胡承珙求是堂文集研究:學術考察與文獻整理 | 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06-08 ~ 2007-07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94 | 先秦兩漢用《詩》活動與《詩》義的積累 | 車行健 | 計畫主持人 | 2005-08 ~ 2006-07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94 | 先秦兩漢用《詩》活動與《詩》義的積累 | 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05-08 ~ 2006-07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93 | 論鄭玄箋《詩》的衍義及其經學思想 | 車行健 | 計畫主持人 | 2004-08 ~ 2005-07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93 | 論鄭玄箋《詩》的衍義及其經學思想 | 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04-08 ~ 2005-12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92 | 詩經讀者論(II) | 車行健 | 計畫主持人 | 2003-08 ~ 2004-07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92 | 詩經讀者論(II) | 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03-08 ~ 2004-07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91 | 詩經讀者論 | 車行健 | 計畫主持人 | 2002-08 ~ 2003-07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91 | 詩經讀者論 | CHE HSING-CHIEN |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2002-08 ~ 2003-07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Year | Project Name | Participator | Assignment | Period | Subsidized / Entrusted organization |
---|---|---|---|---|---|
97 | 「儒家經典之形成」分枝計畫:鄭玄的經典詮釋學與其經學思想(ⅢⅡ) | 車行健 | 分項主持人 | 2008-01 ~ 2008-12 | 中央研究院 |
96 | 「儒家經典之形成」分枝計畫:鄭玄的經典詮釋學與其經學思想(Ⅱ) | 車行健 | 分項主持人 | 2007-01 ~ 2007-12 | 中央研究院 |
95 | 「儒家經典之形成」分枝計畫:鄭玄的經典詮釋學與其經學思想(Ⅰ) | 車行健 | 分項主持人 | 2006-01 ~ 2006-12 | 中央研究院 |
Awarded Year | Award | Arwarding Unit |
---|---|---|
107 | 資深優良教師 (20年) | 國立政治大學 |
97 | 資深優良教師 (10年) | 國立政治大學 |
Awarded Year | Award | Arwarding Unit |
---|---|---|
103 | 國科會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 科技部 |
103 | 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 科技部(國科會) |
102 | 國科會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 科技部 |
102 | 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 科技部(國科會) |
101 | 「補助出版人文及社會科學專書」申請案之補助 | 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101 | 國科會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 科技部 |
101 | 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 科技部(國科會) |
100 | 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 | 國科會 |
99 | 指導大專學生參與國科會專研究計畫獲得98年度研究創作獎 | 國科會 |
88 | 國科會甲種研究獎 | 國科會 |
87 | 國科會甲種研究獎 | 國科會 |
Nation/School | Department | Education |
---|---|---|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 Chinese Literature | Ph.D. |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   | Master |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   | Bachelor |
Unit | Department | Position | Date |
---|---|---|---|
教授 | 中國文學系 |   | 2016-02 ~ |
教授 | 中國文學系 |   | 2013-01 ~ 2015-08 |
教授 | 中國文學系 |   | 2012-02 ~ 2013-01 |
副教授 | 中國文學系 |   | 2006-08 ~ 2012-02 |
Unit | Department | Position | Date |
---|
Unit | Unit | Department | Position | Date |
---|---|---|---|---|
中國經學研究會 | 第九屆理事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   | 2015-04 ~ |
國文天地 | 「學林人物」專欄主編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   | 2014-01 ~ |
思與言 | Editor in Chief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   | 2013-01 ~ |
Dep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CCU© All RIGHTS RESERVED, Please see Terms of use
Tel:886-2-29387041 Fax:886-2-29393834
Address:No. 64, Sec. 2, ZhiNan Rd., Wenshan District, Taipei City 11605, Taiwan R.O.C.
E-Mail:nccuchi@nccu.edu.tw | Contact Us
Powered by RulingDigital
Visito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