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Hide Right Push Menu
漢堡選單
漢堡選單
漢堡選單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但不影響網頁內容陳述,如開啟JavaScript,可得到視覺與特效的最佳瀏覽
列印功能:請按下ctrl+P開啟列印視窗,或由工具列中選擇列印功能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字級
大
中
小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
最新消息
徵才
獎學金
本系演講
他系演講
本系研討會
他系研討會
徵稿公告
其他
本系簡介
系所簡介
專任教師
兼任教師
退休教師
行政人員
主要業務
招生訊息
學術成果
課程資訊
學系影片
資訊專區
榮譽榜
表格下載
圖書典藏
相關法規
相關連結
網路資源
活動花絮
學術成果
教師著作
研究計劃
榮譽獎項
學生論文
道南論衡研究生論文集
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
應用中文學分學程
招生訊息
施行細則
修習科目一覽表
專任教師
首頁
/
本系簡介
/
專任教師
:::
:::
專任教師
陳逢源
教授
職稱
教授
校內分機
67269
電子郵件
chen0816@nccu.edu.tw
辦公地點
Office Hours(僅限導生):每週四,第 A ~B 節/ 研究大樓250308 室(請先寄EMAIL向老師預約)
類別
特聘
研究專長
經學史、四書、春秋
個人著作
期刊論文
陳逢源*, 2023.06, '朱注《孟子》歷史思惟探賾――以經學方法論為考察對象, ' 文與哲, No.42, pp.113-148.(*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3.04, '精微之教――陳淳學術與《四書大全》徵引內容考察, ' 嶺南學報, Vol.復刊, No.第17輯, pp.197-218.(*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2.12, '陳琛學述――《四書淺說》中的修養工夫,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 No.第 42 期, pp.29-70.(*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2.12, '章黃衍脈,道南傳學――高明先生人格風範與學術成就, ' 孔孟月刊, Vol.61卷3.4期, No.723-724, pp.40-50.(*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2.06, '體察與思考:《四書大全》中的輔廣, ' 政大中文學報, No.37, pp.273-309.(*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2.03, '「道統」與「心體」:明代蔡清《四書蒙引》朱學深化與衍異考察, ' 成大中文學報, No.第76期, pp.57-90.(*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1.10, '春江潮水連海平:羅宗濤教授《別選唐詩三百首》導言, ' 國文天地, No.437, pp.95-99.(*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1.09, '「靜」與「虛」:蔡清修養工夫之觀察, ' 孔孟學報, No.99, pp.173-202.(*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1.06, '詩心與禪心――羅宗濤教授學述,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31, No.2, pp.177-195.(*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0.12, '明代四書學撰作形態的發展與轉折, ' 國文學報, No.68期, pp.67-101.(*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0.09, '一體兩分,兩體合一――錢穆先生《朱子新學案》學術視野與成就, ' 孔孟學報, No.98期, pp.161-189.(*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0.06, '師門.學脈.道統:―韓元震與李柬“湖洛論爭”之義理背景, ' 人文中國學報, Vol.30期, No.2020/06, pp.197-236.(*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0.06, '「傳衍」與「道統」――《四書大全》中黃榦學術之考察, ' 孔學堂, Vol.7, No.23, pp.44-59.(*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0.06, '「萬事儘紛綸,吾道一以貫」: 朱熹與張栻交誼及義理思考, ' 政大中文學報, No.33期, pp.77-112.(*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9.07, '朱熹與張栻之義理辨析與學脈建構――中和.仁說.道統, ' 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會版, Vol.46卷, No.4期, pp.27-34.(*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8.12, '重塑道統 ─《四書大全》中的新安學脈, ' 成大中文學報, No.63, pp.39-78.(*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8.12, '主題.脈絡.經典轉譯――近十年(2006-2016)臺大、政大、臺師大四書課程考察,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28卷, No.4期, pp.97-116.(*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8.11, '「鴛鴦繡取憑君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審查心得分享, ' 通識在線, Vol.79, No.2018年11月, pp.29-31.(*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8.10, '歷史意識與義理詮釋――以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道統」觀為例, '.(*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7.12, '韓元震《朱子言論同異考》析論――以《大學》、《中庸》為考察範圍, ' 東華漢學, No.26期, pp.65-106.(*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7.12, '藏「道統」於東國――韓元震《朱子言論同異考》有關四書討論之分析, ' 政大中文學報, No.28期, pp.247-280.(*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7.10, '「工夫」與「境界」:《四書大全》中「北山學脈」義理詮釋之考察, ' 朱子學年鑒, Vol.2016, pp.111-131.(*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7.05, '歷史意識與義理詮釋――以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道統」觀為例, ' 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Vol.第39卷第3期, No.總228期, pp.1-17.(*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6.12, '追尋聖道――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進程考察, ' 閩學研究, Vol.2016年3期, pp.7-20.(*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6.09, '納心於性――《四書大全》中雙峰一系的四書學, ' 孔孟學報, No.94期, pp.27-64.(THCI)(*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6.06, '「待解」之學說――陳大齊對《孟子》「性」論的檢討, ' 政大中文學報, No.25期, pp.223-256頁.(*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6.02, '海峽兩岸儒學高峰論壇 緣起與期待, ' 國文天地, No.369, pp.16-22.
陳逢源, 2016.01, '「工夫」與「境界」:《四書大全》中「北山學脈」義理詮釋考察, ' 孔子研究, No.153, pp.51-64.
陳逢源, 2015.10, '孔子思想的建構與開展--陳大齊先生《論語》學析論, ' 孔孟月刊, Vol.54卷1-2期, No.637-638期, pp.1-14.(THCI)
陳逢源, 2015.10,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的「湖湘學脈」考察, ' 諸子學刊, No.12, pp.109-125.
陳逢源*, 2015.09, '《從《五經》到《新五經》書評,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pp.240-257.(THCI Core)(*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5.06, '從《四書集注》到《四書大全》--朱熹後學之學術系譜考察, ' 成大中文學報, No.49, pp.75-112.(THCI Core)
陳逢源, 2015.05, '從「中和」到「仁說」──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愛之理,心之德」之義理進程考察, ' 東吳中文學報, No.29, pp.15-32.(THCI Core)
陳逢源, 2014.12,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的「道南學脈」, ' 退溪學論叢, No.24, pp.101-119.
陳逢源*, 2014.10, '心有所偏,即為不純──《左傳》「鄭伯克段于鄢」與「衛州吁弒桓公而立」敘事結構之分析, ' 第六屆世界儒大會學術論文集, pp.559-566.(*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4.06, '從五賢信仰到道統系譜─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聖門傳道脈絡之歷史考察, ' 東華漢學, No.19, pp.121-156.(THCI)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14.02, '「聞之師曰」――朱熹與李侗, ' 孔孟月刊, Vol.第五十二卷第五、六期, No.617-618, pp.29-37.(THCI)
陳逢源, 2013.12, '高明先生論四書, ' 國文學報, Vol.0, No.54, pp.57-78.(THCI Core)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13.12, '其味深長,最宜潛玩」──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叮嚀之分析, ' 長庚科技學刊, No.19, pp.93-114.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13.12, '從「純孝」到「純臣」──《左傳》「鄭伯克段于鄢」與「衛州吁弒桓公而立」之敘事結構分析, ' 先秦兩漢學術, Vol.0, No.19, pp.1-24.(THCI)
陳逢源, 2013.04, '高明先生之學術成就, ' 孔孟月刊, Vol.51, No.7.8, pp.15-23.(THCI)
陳逢源;林雅芸, 2012.12, '跨越與開放──海峽兩岸碩、博士生研習交流記實, ' 國文天地, Vol.28, No.7, pp.5-11.(THCI)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12.12, '思想史重構──漢、宋視野下詮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進路的思索與反省, ' 儒學研究論叢, Vol.0, No.5, pp.1-24.(THCI)
陳逢源, 2012.09, '《清代孟子學史大綱》書評,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Vol.0, No.41, pp.178-190.(THCI Core)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12.08, '官學進程與詮釋脈絡:《四書大全》纂修體例芻議, ' 古文獻研究集刊, Vol.0, No.第四輯, pp.173-205.
陳逢源, 2012.06, '道南與湖湘──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義理進程分析, ' 東華漢學, No.15, pp.89-130.(THCI Core)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12.06, '從理學到經學────蔡方鹿教授《中國經學與宋明理學研究》評介,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Vol.22, No.2, pp.157-172.(THCI Core)
陳逢源, 2012.05, '《四書大全》徵引人物系譜分析, ' 東吳中文學報, No.23, pp.219-246.(THCI Core)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10.12, '由分而合――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徵引二程語錄之分析, ' 儒學研究論叢, No.3, pp.13-40.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10.11, '從「政治實踐」到「心性體證」:朱熹注《孟子》的歷史脈絡, ' 東吳中文學報, Vol.20, pp.133-163.(THCI Core)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10.07, '四書「官學化」進程:《四書大全》纂修及其體例, ' 東亞漢學回顧與展望, Vol.1, No.1, pp.87-102.(日本長崎中國學會會刊)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10.06, '宋儒聖賢系譜論述之分析--朱熹道統觀淵源考察, ' 政大中文學報, No.13, pp.75-116.(THCI Core)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10.01, '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 ' 中央大學人文學報, No.41, pp.1-64.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09.06, '聖與凡之間――孔門弟子軼事傳說, ' 東華漢學, No.9, pp.91-125.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09.02, '「閱萬品人,歷萬般事」--董金裕教授學思歷程, ' 國文天地, No.285, pp.98-102.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08.05, '朱熹注四書之轉折──以《學庸章句》、《或問》為比對範圍, ' 東吳中文學報, No.15, pp.17-40.
陳逢源, 2006.09, '〈左傳敘事之結構思惟──以「鄭伯克段于鄢」為例〉, '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經學」研討會論文集》, No.6, pp.247-268.
陳逢源, 2006.06, '〈朱熹論孔門弟子──以四書章句集注徵引為範圍〉, ' 《文與哲》, No.8, pp.279-310.
陳逢源;黃瀚儀*, 2005.06,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徵引書目輯考, ' 政大中文學報, Vol.2005, No.3, pp.147-180.(THCI Core)(*為通訊作者)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05.05, '國家體制的思惟─春秋書例的另一種詮釋方向, ' 東吳中文學報, Vol.2005, No.11, pp.1-37.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05.05, '〈道統的建構──重論朱熹四書編次〉, ' 《東華漢學》, No.3, pp.221-251.
陳逢源, 2000.05, '〈毛奇齡經學論著及其學思歷程〉, ' 《東吳中文學報》, No.6, pp.105-130.
陳逢源, 1995.11, '〈春秋書弒例辨析〉, ' 《致理學報》, No.9, pp.145-171.
陳逢源, 1995.03, '〈春秋莊四年「紀侯大去其國」書義釐測〉, ' 《中華學苑》, No.45, pp.89-110.
陳逢源, 1994.11, '〈六朝志怪小說中以佛教為主題故事之情節分析〉, ' 《致理學報》, No.8, pp.145-156.
陳逢源, 1994.08, '〈研究中國哲學的工具書〉, ' 《國文天地》, Vol.5, No.9, pp.103-105.
陳逢源, 1994.08, '〈論文時間的掌控〉, ' 《國文天地》, Vol.10, No.3, pp.32-33.
陳逢源, 1989.02, '〈研究中國哲學的期刊〉, ' 《國文天地》, Vol.4, No.9, pp.61-63.
陳逢源, 1988.06, '〈盤瓠與盤古傳說初探〉, '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 No.14, pp.15-22.
會議論文
陳逢源*, 2023.12, '毛奇齡學術的轉向與思考--以四書學為討論範圍, '.(*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3.09, '士與道:林希元學術及其《四書存疑》, '.(*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3.04, '蔡清《四書蒙引》「心體」及「道統」論述考察, ' 無, 河內國家大學下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 pp.無.(*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3.03, '明代蔡清《四書蒙引》朱學深化與衍異考察, '.(*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3.01, '從心學到經學——清初毛奇齡四書學之義理轉向, ' 18, 19世紀 東ASIA 朱子學의 歷史的 實相과 意義, 成均館大學 東亞學術院, pp.13-31.(*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2.11, '人棄與天啟――《左傳》夷吾與重耳敘寫手法分析, ' 「第二屆海峽兩岸《左傳》學高端論壇」,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揚州大學文學院、揚州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主辦,財團法人台南市至善教育基金會合辦.(*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2.11, '朱學傳衍與深化――以明儒蔡清《四書蒙引》為討論範圍, ' 2022’海峡两岸“朱子学与新时代”学术研讨会 暨海峡两岸朱子学阳明学与书院论壇, 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 安徽省朱子研究会 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 福建省闽学会 上饶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 韩国渊民学会.(*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2.04, '體證與傳承――《四書大全》中朱熹門人詮釋之考察, ' 無, 東吳大學中文系, pp.1-28.(*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2.04, '經典方法論考察――朱注《孟子》歷史思惟探賾, ' 無, 中研院文哲所, pp.1-34.(*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1.10, '「詳味」與「潛玩」: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叮嚀語的啟示, ' 2021年新竹朱子學堂紀念朱熹誕辰891週年慶祝活動,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台灣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交流促進會.(*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1.10, '承道統之傳,啟道學之祕:輔廣《論語》、《孟子》學初探, '.(*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1.06, '「道統」與「心體」:明代蔡清《四書蒙引》朱學深化與衍異考察, ' 無, 政大中文系, pp.1-36.(*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1.04, '承道統之傳,啟道學之祕:輔廣《論語》、《孟子》學初探, ' 「祭祀黃帝陵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徵程」學術論壇論文集, 陝西省人民政府主辦,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陝西省軒轅黃帝研究會協辦,, pp.235-262.(*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0.02, '朱熹《論語集注》孔門系譜分析――以子夏、子貢、顏淵、曾子為考察範圍, ' 第九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 明道大學, pp.113-149.(*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9.11, '「傳衍」與「道統」――《四書大全》中黃榦學術之考察, ' 紀念孔子誕辰25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六屆會員大會論文集第三冊, 國際儒學街聯合會 聯合國教科文組識 中國孔子基金會, pp.頁482-504.(*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9.04, '融「靜」於「敬」――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心性涵養工夫, ' 2019年清明祭黃帝陵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術論壇論文集, 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 pp.267-288.(*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9.04, '重構經典與儒學復興:朱熹《四書章句集注》的價值與啟示, ' 第七屆古籍保護與流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灣古籍保護學會, pp.1-22.(*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8.11, '「萬事儘紛綸,吾道一以貫」:朱熹與張栻交誼及義理思考, ' 《朱熹思想的當代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念朱熹誕辰888周年」論文集》, 四川師範大學中華朱子研究會, pp.44-59.(*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8.10, '師門.學脈.道統――韓元震與李柬「湖洛論爭」之義理背景, ' 「第二屆儒家經典的跨域傳釋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心與邊緣的文化受容及傳釋」論文集,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pp.1-35.(*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8.06, '主題.脈絡.經典轉譯――近十年臺大、政大、臺師大四書課程考察, ' 無, 政治大學中文系, pp.1-21.(*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8.04, '家學‧工夫‧道統——《四書大全》中新安學人義理建構之考察, ' 中華五千多年文明與民族偉大復興學術交流論文集, 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 pp.1-26.(*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7.05, '歷史意識與義理詮釋――以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道統」觀為例, ' 中國哲學的概念與方法論學術研討會, 杭州師範大學學術期刊社, pp.113-141.(*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7.04, '從「心統性情」到「克己復禮」: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言「仁」之義理脈絡, ' 《「黃帝陵.文化自信」清明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陝西省人民政府, pp.208-234.(*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6.12, '追尋聖道――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進程考察, ' 朱子閩學與亞洲文化論壇論文集, 福建師範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武夷學院、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會, pp.245-262.(*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6.11, '工夫.境界.定本――《四書大全》朱熹後學之地域、學脈、宗族的綜合考察, ' 朱子文化與中華民族核心價值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福建省閩學研究會、安徽省朱子學研究會、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上饒師範學院朱子學研究所, pp.259-280.(*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6.10, '治道‧儒學‧心性——朱熹道統論之淵源與脈絡, ' 道統思想與中國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中華朱子研究會 四川師範大學, pp.248-265.(*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6.10, '藏「道統」於東國――韓元震《朱子言論同異考》有關四書討論之分析, ' 2016第五屆海峽兩岸儒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臺灣孔子研究院 中國孔子基金會 山東大學主辦, pp.23-55.(*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6.08, '韓元震《朱子言論同異考》析論――以《大學》、《中庸》為考察範圍, ' 第一屆儒家經典的跨域傳釋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成均館大學東亞細亞學術院, pp.頁137-159.(*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6.06,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價值與現代啟示, '.(*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6.05, '《四書大全》中的雙峰學脈, ' 文獻研究新視野:中國古典文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四屆), 東吳大學, pp.181-212.(*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5.11, '「待解」之學說――陳大齊對《孟子》「性」論的檢討, ' 戰後臺灣的經學研究(1945-現在)第二次學術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pp.1-30.
陳逢源, 2015.11, '仁義合一主義--陳大齊先生儒學思想析論, ' 2015年儒學交流研討會, 中華民國孔孟學會, pp.1-25.
陳逢源*, 2015.10, '從儒門五賢到道統系譜--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聖門傳道脈絡之考察, '.(*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5.10, '孔子思想的建構與開展--陳大齊先生《論語》學析論, ' 2015海峽兩岸儒學高峰論壇,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pp.1-14.
陳逢源, 2015.09, '「工夫」與「境界」:《四書大全》中「北山學脈」義理詮釋考察, ' 2015第七屆世界儒學大會論文集,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 pp.82-96.
陳逢源, 2015.08, '《四書大全》中的「北山學脈」, ' 經學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林慶彰先生榮退紀念研討會論文集, 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中國哲學史專業, pp.1-32.
陳逢源, 2015.04, '朱熹《論語集注》孔門系譜分析――以子夏、子貢、顏淵、曾子為考察範圍, ' 第九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暨中國文學系、中國經學研究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pp.1-27.
陳逢源*, 2015.04, '「詳味」與「潛玩」――朱熹叮嚀語之梳理與檢討, ' 第八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經學研究會, pp.457-492.(*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4.11, '從「中和」到「仁說」――朱熹與張栻義理進程考察, ' 2014年國際儒學交流研討會論文集, 中華民國孔孟學會, pp.33-54.
陳逢源, 2014.10, '從學脈、宗派到宗族──《四書大全》學術系譜考察, ' 第二屆中國經典文獻的詮釋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 香港教育學院, pp.1-33.
陳逢源, 2014.10,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的「道南學脈」, ' 第27屆退溪學國際學術大會, 退溪學釜山硏究院, pp.1-17.
陳逢源, 2014.09,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的「湖湘學脈」, ' 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 國際儒學聯合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孔子基金會, pp.1184-1197.
陳逢源, 2013.10, '從五賢信仰到道統系譜――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聖門傳道脈絡之考察, ' 「儒學的理論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孔德成先生逝世五周年紀念, 中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協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pp.1-28.
陳逢源, 2013.09, '心有所偏,即為不純──《左傳》「鄭伯克段于鄢」與「衛州吁弒桓公而立」敘事結構之分析, ' 第六屆世界儒學大會論文集,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山東省人民政府, pp.445-458.
陳逢源, 2013.07, '「穎悟」與「篤實」──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孔門系譜之建構考察, ' 第五屆世界儒學大會學術論文集,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山東省人民政府 中國孔子研究院, pp.280-287.
陳逢源, 2013.07,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宋代儒學相關議題之考察, ' 經學與社會應用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德國特里爾大學.
陳逢源, 2013.04, '「其味深長,最宜潛玩」──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叮嚀之分析, ' 第八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經學研究會, pp.569-595.
陳逢源, 2012.08, '孔門弟子軼事傳說分析──以子路、子貢、顏淵為核心的考察, ' 第四屆世界儒學大會學術論文集, 中國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 pp.473-483.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11.08, '偽「古」仿「真」──豐坊偽《石經大學》之義理脈絡考察, ' 第七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經學研究會, pp.237-258.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09.12, '毛奇齡《大學知本圖說》誠意之教與情、性的思考, ' 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學術思想篇, 中研院文哲所, pp.136-172.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09.10, '《左傳》「曹劌論戰」與〈曹沫之陳〉敘寫比較, ' 高明教授百歲冥誕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 pp.127-150.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09.09, '朱熹《孟子集注》對宋代孟子議題的吸納與反省, ' 紀念孔子誕辰256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聯第四次會員大會論文集, 國際儒學聯合會, pp.1431-1460.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09.05, '錢賓四先生超越門戶視野之四書詮釋──以《朱子新學案》為研究範圍, ' 第五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 pp.327-352.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09.05, '縱貫抑或橫攝――朱熹《學庸章句》二程語錄徵引之分析, ' 第六屆中國經學研究會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輔仁大學中文系, pp.261-296.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07.06,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撰作史料輯證, ' 國科會中文學門90-94研究成果發表會, 彰化師範大學, pp.292-326.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07.05, '錢穆論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 第89場經常性學術研討會,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06.09, '〈左傳敘事之結構思惟──以「鄭伯克段于鄢」為例〉, '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經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中興大學, pp.247-268.
陳逢源, 2004.12, '〈國家體制的思惟――春秋書例的另一種詮釋方向〉, ' 政大中文系九十三學年度上學期經常性學術論文發表, 政大中文系.
陳逢源, 2004.04, '〈從五經到四書――儒學「典範」的轉移與改易〉, ' 政大中文系九十二學年度下學期經常性學術論文發表, 政大中文系.
陳逢源, 2003.10, '春秋書例與國家體制, ' 第一屆臺灣與儒家學術思想研討會, 中華民國儒家學術學會.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01.05, '〈辨析異解,形構體系──陳大齊先生研治論語的方法與成就〉, ' 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陳百年),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收入第四屆中國近代文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陳逢源, 2000.07, '〈毛奇齡四書學中的義理內涵〉, ' 儒家思想學術研討會,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陳逢源, 1999.12, '〈乾嘉漢宋學之分與經學史觀關係試析──以四庫全書經部總序為中心〉, ' 中研院文哲所第四次「乾嘉學者之治經方法研討會」, 中研院文哲所.
陳逢源, 1993.03, '〈春秋莊四年「紀侯大去其國」書義釐測〉, ' 「政大中文所所學會第三屆論文發表會」發表, 政大中文系.
專書
陳逢源, 2013.10, '「鎔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 ' 政大出版社.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10.09, '毛西河四書學之研究, ' 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陳逢源, 2009.03, '毛西河及其《春秋》學之研究, ' 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 花木蘭出版社.
陳逢源, 2006.09, '《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 ' 里仁書局, pp.1-525.
陳逢源, 1996.06, '《毛西河四書學之研究》, '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pp.1-267.
陳逢源, 1991.06, '《毛西河及其春秋學之研究》, '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pp.1-203.
專書篇章
陳逢源*, 2023.11, '由「靜」致「虛」:蔡清《四書蒙引》「心體」論考察, '.(*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3.03, '「道統」與「心體」:明代蔡清《四書蒙引》朱學深化與衍異考察, ' 第十二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 萬卷樓圖書公司, pp.259-290.(*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20.12, '主題.脈絡.經典轉譯∗ —臺大、政大、臺師大「四書」課程考察 (2006-2016), '.(*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9.12, '正義」――孔穎達的經學事業, ' 經學理學名家粹集, 孔孟學會, pp.29-52.(*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8.12, '家學‧工夫‧道統——《四書大全》中新安學人義理建構之考察, ' 中華五千多年文明與民族偉大復興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西北大學出版社, pp.348-373.(*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8.09, '家學與道統——《四書大全》中新安學人的義理建構, ' 林慶彰教授七秩華誕壽慶論文集, 萬卷樓圖書公司, pp.289-316.(*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7.10, '從「心統性情」到「克己復禮」: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言「仁」之義理脈絡, '.(*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7.05, '治道.儒學.心性──朱熹道統論之淵源與脈絡, ' 道統思想與中國哲學, 人民出版社, pp.356-389.(*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6.10, '《四書大全》中的雙峰學案, ' 文獻研究新視野:中國古典文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四屆), 東吳大學, pp.181-212.(*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5.10, '從儒門五賢到道統系譜--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聖門傳道脈絡之考察, ' 儒學的理論與應用:孔德成先生逝世五周年紀念論文集,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pp.113-145.
陳逢源, 2015.08, '歷萬般事-董金裕教授學思歷程, ' 當代臺灣經學人物第一輯, 萬卷樓圖書公司, pp.93-99.
陳逢源*, 2014.10, '心有所偏,即為不純──《左傳》「鄭伯克段于鄢」與「衛州吁弒桓公而立」敘事結構之分析, ' 第六屆世界儒學大會學術論文集, 文化藝術出版社, pp.559-566.(*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0.12, '瑚璉之器的子貢, ' 孔子弟子言行傳, 萬卷樓, pp.1-25.
陳逢源, 2010.09, '閱讀四書:以朱熹論孔門弟子為思考的起點, ' 中文創意教學示例(續), 麗文文化事業公司, pp.51-80.
陳逢源, 2006.12, '陳大齊在臺灣, ' 經學研究論叢‧第14輯, 臺灣學生書局.
陳逢源, 2003.05, '四書研究, ' 林慶彰主編《五十年來經學研究》, 臺灣學生書局.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00.12, '乾嘉漢宋學之分與經學史觀關係試析--以四庫全書經部總序為中心, ' 清乾嘉學派經子研究計劃研討會論文集一、治經方法, 中研院文哲所.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00.10, '〈乾嘉漢宋學之分與經學史觀關係試析—以四庫全書經部總序為中心〉, ' 蔣秋華主編《清乾嘉學派經學研究計劃研討會論文集》(一):治經方法》, 中研院文哲所.
陳逢源, 1999.02, '〈孔子正名說試析〉, ' 林炯陽先生六秩壽慶論文集,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研究報告
陳逢源, 2016.10, '《四書大全》學術系譜的「歧出」與「統合」──由雙峰、北山至新安之義理考察, ' 科技部.
陳逢源, 2012.10, '權力‧話語‧脈絡─《四書大全》「皇統」思惟之分析, ' 行政院國科會.
參考連結
陳逢源, 2011.10, '從「道統」到「皇統」—明代《四書大全》撰作考察 (第二年), ' 國科會研究計畫.
陳逢源, 2010.05, '從「道統」到「皇統」—明代《四書大全》撰作考察(第一年), ' 國科會.
陳逢源, 2009.10, '聖賢系譜的建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道統論」背景考察(2/2), ' 國科會.
陳逢源, 2008.10, '聖賢系譜的建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道統論」背景考察(1/2), ' 國科會.
陳逢源, 2006.10,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撰作史料編年輯證〉, ' 國科會.
陳逢源, 2005.10,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徵引之研究(二)〉, ' 國科會.
陳逢源, 2004.07,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徵引之研究(一), '.
陳逢源, 2002.06, '〈臺灣近五十年經學研究述評──四書〉, ' 國科會.
其他
陳逢源*, 2021.08, '春江潮水連海平―別選唐詩三百首, '.(*為通訊作者)
陳逢源*, 2018.05, '「大學國文教育的省思座談會」會後心得, '.(*為通訊作者)
科技部一覽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112
學脈、科舉、改本──林希元《四書存疑》之學術系譜分析(2/2)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24年08月~2025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112
學脈、科舉、改本──林希元《四書存疑》之學術系譜分析(1/2)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23年08月~2025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109
明代四書學中朱學系譜──以蔡清《四書蒙引》、陳琛《四書淺說》、林希元《四書存疑》為核心之考察(3/3)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22年08月~2023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109
明代四書學中朱學系譜──以蔡清《四書蒙引》、陳琛《四書淺說》、林希元《四書存疑》為核心之考察(2/3)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21年08月~2023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109
明代四書學中朱學系譜──以蔡清《四書蒙引》、陳琛《四書淺說》、林希元《四書存疑》為核心之考察(1/3)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20年08月~2023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106
衍繹與變易──明代四書學著作分系與斷限考察(3/3)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19年08月~2020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106
衍繹與變易──明代四書學著作分系與斷限考察(2/3)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18年08月~2020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106
衍繹與變易──明代四書學著作分系與斷限考察(1/3)
陳逢源,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17年08月~2020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105
工夫.境界.定本──《四書大全》地域、學脈、宗族之綜合考察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16年08月~2017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103
《四書大全》學術系譜的「歧出」與「統合」──由雙峰、北山至新安之義理考察(2/2)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15年08月~2016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103
《四書大全》學術系譜的「歧出」與「統合」──由雙峰、北山至新安之義理考察(1/2)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14年08月~2015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101
從學脈、宗派到宗族──《四書大全》徵引元儒之學術系譜考察(2/2)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13年08月~2014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101
從學脈、宗派到宗族──《四書大全》徵引元儒之學術系譜考察(1/2)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12年08月~2013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100
權力‧話語‧脈絡─《四書大全》「皇統」思惟之分析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11年08月~2012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98
從「道統」到「皇統」—明代《四書大全》撰作考察(2/2)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10年08月~2011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98
從「道統」到「皇統」—明代《四書大全》撰作考察(1/2)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09年08月~2010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97
聖賢系譜的建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道統論」背景考察〈II〉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08年08月~2009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96
聖賢系譜的建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道統論」背景考察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07年08月~2008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94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撰作史料編年輯證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05年08月~2006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93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徵引之研究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04年08月~2005年07月
國科會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92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微引之研究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03年08月~2004年07月
國科會
非科技部一覽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105
夷夏觀研究:從春秋歷史到〈春秋〉經傳的考察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16年08月~2017年07月
教育部
年度
計畫名稱
參與人
擔任之工作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100
第七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陳逢源
計畫主持人
2011年04月~2011年04月
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
校內榮譽一覽
得獎年度
獎項名稱
頒獎單位
109
國立政治大學優良導師
國立政治大學優良導師
得獎年度
獎項名稱
頒獎單位
109
教學優良教師獎(通識課程 )
教學優良教師獎(通識課程 )
得獎年度
獎項名稱
頒獎單位
108
特聘教授
特聘教授
得獎年度
獎項名稱
頒獎單位
107
國立政治大學優良導師
國立政治大學優良導師
得獎年度
獎項名稱
頒獎單位
106
國科會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科技部(國科會)
得獎年度
獎項名稱
頒獎單位
105
特聘教授
特聘教授
得獎年度
獎項名稱
頒獎單位
104
教學優良教師獎(通識課程;教學特優(104,102,099) )
教學優良教師獎(通識課程;教學特優(104,102,099) )
得獎年度
獎項名稱
頒獎單位
104
資深優良教師(20年)
資深優良教師(20年)
得獎年度
獎項名稱
頒獎單位
102
教學優良教師獎(通識課程)
教學優良教師獎(通識課程)
得獎年度
獎項名稱
頒獎單位
102
學術研究優良獎
政治大學
得獎年度
獎項名稱
頒獎單位
99
教學優良教師獎(專業)
教學優良教師獎(專業)
得獎年度
獎項名稱
頒獎單位
97
國立政治大學優良導師
國立政治大學優良導師
得獎年度
獎項名稱
頒獎單位
95
三等服務獎章
政治大學
學歷一覽
國別/學校名稱
系所
教育程度
台灣,中華民國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博士
國別/學校名稱
系所
教育程度
台灣,中華民國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碩士
國別/學校名稱
系所
教育程度
台灣,中華民國 /私立東吳大學
中國文學系
學士
經歷一覽
校內本職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教授
中國文學系
2007年02月 ~ 2023年08月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副教授
中國文學系
2000年08月 ~ 2007年02月
校內兼職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副教務長
教務處
2019年08月 ~ 2020年07月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總編輯
政大出版社
2019年08月 ~ 2020年07月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主任(二級)
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
2019年08月 ~ 2020年07月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書院長
政大書院計畫辦公室
2018年11月 ~ 2020年09月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總編輯
政大出版社
2018年11月 ~ 2019年07月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主任(二級)
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
2018年11月 ~ 2019年07月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副教務長
教務處
2018年11月 ~ 2019年07月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副教務長
教務處
2018年08月 ~ 2018年11月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主任(二級)
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
2018年08月 ~ 2018年11月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主任(二級)
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
2017年08月 ~ 2018年07月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副教務長
教務處
2017年08月 ~ 2018年07月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副教務長
教務處
2017年04月 ~ 2017年07月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主任(二級)
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
2017年04月 ~ 2017年07月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系主任
中國文學系
2014年08月 ~ 2015年07月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執行長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2014年08月 ~ 2015年07月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執行長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2013年08月 ~ 2014年07月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系主任
中國文學系
2013年08月 ~ 2014年07月
經歷一覽(自行維護)
服務機關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北市大語文學報
校外編委
政治大學
協助投稿審查及決議工作
2021年08月 ~ 2022年07月
服務機關
職稱
部門/系所
擔任職務
起迄年月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編委
政治大學
2020年12月 ~ 2023年06月
回上頁
回首頁
最新消息
徵才
獎學金
本系演講
他系演講
本系研討會
他系研討會
徵稿公告
其他
本系簡介
系所簡介
系所簡介
未來發展
聯絡方式
專任教師
兼任教師
退休教師
行政人員
主要業務
招生訊息
碩士班甄試入學
碩士班入學
逕行修讀博士班
博士班入學
國際學生入學
大學部甄選入學
大學部申請入學
學校招生公告
政大圖書館考古題網站
學術成果
教師學術著作
教師研究計畫
大專生國科會計畫
漢代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出土研究視野與方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王夢鷗教授學術講座演講集
大師講座影音連結
課程資訊
課程手冊
大學部修業規定
碩士部修業規定
博士部修業規定
中國語文通識
轉系要點
輔系科目表及修業規定
校際選課協議
學系影片
資訊專區
榮譽榜
表格下載
大學部
碩士班
博士班
其它表格
教務處表格
圖書典藏
系圖書單查詢
碩士班歷年學位論文目錄及書碼
博士班歷年學位論文目錄及書碼
相關法規
相關連結
網路資源
活動花絮
學術成果
教師著作
研究計劃
榮譽獎項
學生論文
道南論衡研究生論文集
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
應用中文學分學程
招生訊息
施行細則
修習科目一覽表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