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Hide Right Push Menu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師講座影音連結

首頁 / 主要業務 / 學術成果 / 大師講座影音連結
::: :::
日期:2021-12-22
林宏明教授主持

林宏明教授主持

陳芳妹教授講演

陳芳妹教授講演

陳芳妹老師講演

陳芳妹老師講演

師長合照

師長合照

林宏明教授主持
陳芳妹教授講演
陳芳妹老師講演
師長合照

   「2021孝雅人文講座」系列講座第三場於12月10日上午假百年樓國際會議廳舉行,本系列演講由政大思源基金贊助、中文系主辦。此次特別邀請臺大藝術史研究所陳芳妹教授演講:「藝術史學與考古學的交會:以殷商青銅器的研究為例」。陳教授以藝術史學、考古學視角剖析青銅器,帶領與會同學們穿越數千年歲月,領略青銅器之美、深藏的冰冷器具背後的真摯情感,給予同學們研究的學習典範。

         本場次由中文系林宏明教授主持,介紹陳芬妹教授來處不凡,曾在故宮器物處任職,也於臺大藝術史研究所任教多年,培育許多藝術史專業人才。林宏明教授也提到本身從事甲骨文研究,故能夠體會接觸到甲骨實物後進而與古代的商王產生連結的感動,有幸能邀請陳教授蒞臨演講,他以粉絲的心情來聆聽本場演講。

         陳教授以商代晚期的鹿方鼎為例,在青銅器美麗文飾、細膩的器身轉折的背後實際上須要由鑄工、藝術家等人從技術層面、銅礦原料開採等一系列產業相互配合,克服種種問題後才能產生如此之作品,更彰顯青銅器之貴重,並開展出新時代──「青銅時代」。接著,陳教授從「物質文化層面」探討青銅器之背景,並以礦源開採者、銅礦提煉者、祭祀者、贊助者角度進行說明。以湖北銅綠山銅礦遺址為例,開採者需從地下50公尺將銅礦運至地面上。銅礦相對陶土、陶器的脆弱性,更加堅實、具延展性,青銅器滿足了人類所追求的永恆感,讓子孫得以傳承,是當時人們投入大量心力追求的質材。不過,耗費眾多人力開採出來的銅礦,還須經由提煉,即使是富礦,也僅能提煉出1%的銅礦,可見青銅器作為家國重器,極具稀有性。

如此珍稀的青銅器在商代主要運用在「祭祀」與「兵器」,前者是與鬼神溝通的媒介,主要為祭拜祖先與過世的親人的重要橋梁;後者則是保護生命財產之用。在考古發現與研究中,青銅器作為嫁妝,如:「弗奴父鼎」,被視為「子孫永寶用」的珍貴傳家寶;而陪葬品的青銅器通常是環繞在死者周身陪伴他們,如:「亞長墓牛尊」等。看似冰冷的器物,卻蘊含了家人間、生者對離世者的深層情感。

       以藝術史角度而言,透過物的風格、技術分析進而挖掘物的歷史;而透過不同時代藝術品的比較,得以建立物的「風格史」。陳芳妹教授以商代早期的「鄭州面紋方鼎」與商代晚期的「鹿方鼎」進行比較,雖兩者都是方鼎,然技術工藝已然不同。前者以細線淺浮雕刻著獸的大眼睛,而後者則是以高浮雕突顯出鹿首的主體,並以細線淺浮雕將整個畫面填滿,相較前者更具層次感。陳教授也援引History From Things: Essays on Material Culture一書,提及我們被物與歷史包圍,卻很少了解過去的歷史,因為了解歷史有其困難,若能讓物「說話」,便能更了解過去。在廣義考古學的範疇中,運用歷史學、藝術史學,科技考古的結合,讓「物」的背後意涵被解讀,「物」得以開口說話。

陳教授指出,新考古的引進包含西方考古學,以及藝術史學的引入,使得青銅器研究成果更加豐碩。考古學旨在透過青銅器所在的地層來進行年代的分判,期望能將孤立的物準確的放入正確的時空;藝術史學則專注風格,透過分類與比較找出不同的物的演變歷程。如:漢學家高本漢(B. Karlgren)曾將獸面紋進行分群,包含A、B、C三群,共三百多種類;藝術史家羅越(Max Loehr)則透過風格分析,分為五種風格。透過考古學、藝術史學的角度,陳芳妹教授深刻解析古老的青銅器,帶領與會者穿越三千多年的時空,重回商朝,從雋永的器物中,解讀其潛藏的深刻情感。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