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3
2022/04/18孝雅人文講座 中文無用,是為大用──張曼娟教授暢談中文人與中文事
成為中文人是人生重要的分界點
本學期的孝雅人文講座邀請到張曼娟老師擔任第一場的講者。張曼娟老師在演講開始即提到,成為中文人是他人生重要的分界點,在進入中文系以前,她並不是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尤其數理是奇差無比,雖然國文和歷史科表現良好,但當時的老師認為數理不好就不算是好學生,而這樣的評價也如魔咒一般讓老師的成績越來越差,在國中畢業之後進入世新大學就讀五專,讀的是報業行政科,老師回憶當時除了常到報紙工廠摺報紙之外,還要學習討厭的會計和統計。
五專畢業之後,張曼娟老師對未來有著深深的迷惘與惶恐,因此反覆思量後決定插班考大學。為了確認自己想就讀的科系,她曾到台大旁聽法律系、中文系等相關課程,最後決定要報考中文系。在想方設法借到了各個學校的教材並認真研讀之後,她考上了東吳大學中文系。回憶剛進入中文系時的境況,因為是從大二開始唸,十分擔心會跟不上其他同學的程度,所以更加認真的學習。「要嘛不做,要嘛拚了!」懷著這樣的一股拚勁,她每天下課回到家後都會馬上整理當日課堂上的筆記,而結果並沒有背叛努力,在第一次中國文學史考試中,老師拿到了全班最高的分數,這樣的成就建立起了她對中文學科的自信心,用心整理的筆記更是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到最後全班都在讀老師作的筆記。甚至多年後在東吳任教時,某天注意到一位學生在讀一份影印的筆記,出於好奇老師詢問了那位學生筆記的來源,赫然發現學生讀的正是多年前自己的文學史筆記,沒想到自己的筆記居然能流傳如此之久,對此她也感到十分的驚訝。
人生重要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所期待的人
熱愛寫作的張曼娟老師在國中便開始了創作之路,進入中文系後,修習了張曉風老師的小說課,該門課程規定一定要有習作,而她的作品也受到了張曉風老師的讚賞,由於張曉風老師的鼓勵,她決定將作品投稿,後來也成功得到了很好的評價,該篇小說〈永恆的羽翼〉之後收錄在老師的第一本小說集《海水正藍》之中。「我一直都相信一件事情,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雖然年紀輕輕便成為暢銷作家,但老師維持自己一貫的低調風格,並沒有因為名氣的高漲而顯得志得意滿。除了創作與教職,老師也曾參與舞台劇的演出,這樣的經驗也使她在教學時能夠更加的收放自如,「每一場教學就猶如一次的演出,我希望我在講唐朝時,能帶領他們回到唐朝,在講宋朝時,能讓他們彷彿下一秒就能在課堂上遇見蘇東坡。」
1997年,她獲邀至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並且獲得了學生的一致好評,雖然學校有意續約,但一年之後老師便回到了台灣,原因是因為她在台灣創辦了一間作家經紀公司「紫石作坊」,專門幫助年輕的作家走出創作的第一哩路,雖說是公司,卻沒有營利,還必須靠老師出書的收入來維持運作,過程十分辛苦,但她依舊樂此不疲,因為感受到自己一路走來得之於人者太多,而能施之於人者太少,所以在反覆思量後,老師放棄了香港中文大學的工作,選擇回到台灣繼續栽培年輕的作家們。
除此之外,2004年她更成立了張曼娟小學堂,帶著小朋友閱讀經典,欣賞詩詞以及寫作。由於小學堂的創辦,老師也獲邀至廣播電台主持節目,分享自己對中國古代經典的詮釋,隨後又出版了張曼娟小學堂有聲書以及光碟,在當時帶起了一股全民閱讀經典的熱潮,甚至有公車司機每天早上都會在車上播放老師的有聲書,讓全車的乘客一同聆聽。
2011年,她再度受邀前往香港,擔任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在香港推廣台灣文化。儘管在這份工作上做得有聲有色,但不久之後由於無法適應政治生態,加上心中掛念著小學堂,還是辭去了香港的工作回到台灣,「我覺得人生重要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所期待的人。」
中文系教會我的事情
在演講中老師提到,進入中文系之後,自己的人生從此有了不同於以往的深度與廣度,每當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瓶頸,這些經典總是能夠讓她從中獲得啟發和安慰。她舉出了幾個例子與大家分享。首先是愛情EQ方面,《論語‧子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站在愛情觀的角度解釋這句話,可以理解成不要臆測對方想法,不要有必然達到的目標,不要固執,不要自我中心;在親子關係方面,她引了《莊子》中倏、忽為混沌鑿七竅的故事,說明人本來的狀態就是最好的狀態,父母應該明確知道生了什麼樣的孩子,就如同一個農人會知道自己種下的是番茄,而不會想要收成洋蔥,父母也應該要順著孩子的天性培養他成為應該成為的樣子;最後是人際關係與管理學方面,老師引用《韓非子》中韓昭侯懲罰典衣、典冠的寓言故事說明怠忽職守者與僭越者都不可取,身為管理階層,應該要理解各司其職的重要。
在演講的尾聲,張曼娟老師以美國作家葛楚史坦的話:「每個人每天所做的事都重要而莊嚴,所住的地方都美麗而有趣。」作為結尾,鼓勵大家都能夠感受並肯定人生的美好。